战鼓催春马蹄疾。2025年伊始,咸宁市以“新春第一签”实现开门红,140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落地,协议投资额突破1727.9亿元,签约项目个数和协议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咸宁招商引资的强劲势头,更是精准招商战略系统性突破的生动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招商引资则是引水入渠的关键所在。精准招商,作为契合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策略,以科学规划、系统分析和目标导向为核心,通过深度剖析区域产业基础、优势资源、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明确招商方向与目标,进而实现招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
精准招商,贵在“精”。咸宁市紧扣“5+4”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心绘制产业链全景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和招商路径图,构建起一套从产业定位到项目落地的全周期导航体系。这种“按图索骥”的招商模式,避免了传统招商的盲目性,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和高契合度。例如,咸宁高新区引入的德国精酿啤酒智能酿造中心项目,依据食品饮料产业链图谱精准定位,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精准招商,贵在“准”。咸宁一面拓宽视野面向全球招商,一面提高准度,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产业集群招商、产业链条招商和产业生态招商,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区域集聚。通过深入分析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明确招商方向,确保引进的项目能够补链、强链、延链。例如,咸宁市在食品饮料产业的招商中,不仅关注产业链的完整性,还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和附加值,成功引入中部饮料创新孵化基地等项目,这种精准对接不仅提升了招商效率,更优化了区域产业生态。
精准招商,贵在“新”。面对传统招商模式的困境,咸宁市积极探索创新,开创“资本+产业”双向赋能的新模式。咸安区设立长江新能源智造基金,运用“领投+跟投”的资本运作方式,成功引入智能充电桩研发中心、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等7个战略性项目,构建起从研发到制造的新能源产业闭环。这种“以资本选项目、以基金引产业”的招商策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重塑区域产业生态。同时,咸宁市开展“乡情招商”,充分利用乡情纽带,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链式反应,拓展了招商引资“朋友圈”,提升区域凝聚力和影响力。
精准招商,贵在“实”。咸宁市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与精准招商“两手并重”,实现“筑巢”与“引凤”的良性循环。通过构建“专业园区+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的载体矩阵,打造吸引高端要素的强大磁场。华中(咸宁)食品创新研究院已吸引12家食品企业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智能机电产业园的标准化厂房,实现企业“拎包入住”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这些创新举措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使良好的产业生态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招商名片。通过完善服务、优化配套,咸宁市为项目落地和企业成长提供坚实保障,确保招商成果能够切实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从“地毯式招商”转向“导航式选商”,从依赖“政策优惠”转向注重“生态赋能”,咸宁市的招商变革,是新时代招商引资发展趋势的生动体现。精准招商不仅是科学的方法论,更是推动发展的价值观。咸宁以产业链思维重塑招商逻辑,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邓昌炉)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力实施幸福咸宁行动 —— 五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要进一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好农业产业,推动工业企业做特、做优、做强、做大,以新型城镇化为推手,实施生...
力争到2025年,全省软件产业链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我省将外引内培“湖北软件名企”,着力引进第二总部、区域总部,做大...
针对“执行难”问题,湖北开展专项整治,全省人民法院执结案件46.9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598.95亿元。
杨军在全市旅游民宿供应链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上要求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打响“桂乡宁居”品牌咸宁网讯记者谭宏宇报道:8月8日下午...
2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中国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 2022年,上海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推...
当天,上海司南、烽火通信、海康智联、武汉梦芯等18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北斗相关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将以完善湖北省北斗产业生态...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张升明报道:近日,赤壁市与金山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金山云将在赤...
咸宁网讯记者谭宏宇报道:8月4日至5日,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志成率领省林业局、省财政厅调研组一行来咸调研我市国土绿...
路口镇雨山村党支部书记熊亚红表示,雨山村将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人居环境,培养文明乡风,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