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记者走进赤壁市神山镇莲塘村,只见大片大片的吊瓜基地里,农户们正拿着锄头开沟子,下有机肥,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2020年初,这里还是一片荒郊野岭,大片大片的荒地看不见一个人。而决心要让这片荒地改变的,是在外打拼回乡创业的村支部书记王雪山。
记者在二期吊瓜基地里见到王雪山时,他正开着“大块头”越野车,在田间小路里穿梭。“这些路,我跑了无数次,虽然有点窄,但心里有数。现在正是下肥关键期,不能误了农时。”王雪山信心满满。
今年49岁的王雪山是土生土长的神山人,年轻时在外打拼,事业小有成就,但他始终牵挂家乡。
“每次回老家,看到小时候跟小伙伴常去玩耍的山头一片荒凉,就有种失落感。”王雪山说,多年在外打拼,自己有了点积蓄,就想着要回老家,把这片荒山利用起来。
去年,由于疫情爆发,无法外出的王雪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就地复工复产。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王雪山默默制定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计划——种植吊瓜。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缺水少路,开发荒地种吊瓜谈何容易?
但王雪山没气馁,而是带着村里的贫困户没日没夜地开荒。地薄,他和村民一道,拿着锄头开山劈杂;缺水,他打井,铺管道,“请”水入池……
在基地干活的贫困户邱德先告诉记者:“为了建好这片吊瓜基地,王书记每天亲力亲为,带着大伙一起干。”
在2020年底,一期试种的吊瓜80余亩全部成功挂果,当年即获得效益,为村民发放了15万元左右的工资。
今年,王雪山继续流转荒地60余亩,预计亩产值可达3000元,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仅仅一年多时间,140余亩荒地上全部种上了吊瓜,且基地通水通路。王雪山的致富奇迹,刷爆了赤壁朋友圈。
如今,吊瓜长势喜人,未来可期。“下一步计划再建一个农家乐,游客们可以吃吃农家饭,走的时候还能带些土鸡回去。”王雪山信心满满。
目前,有10多个村民常年在基地务工,农忙时有50多人务工,有效地带动了就业。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王凤)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智能共享充电桩现身赤壁 100多套桩位覆盖30多个小区
一会儿在讲台授课,一会儿又走下来辅导学生……7日,记者走进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初级中学,刚步入教室的走廊,便看见一位老师...
“以前我只在电影里见过红军长征的情景,从没见过雪山,也不知道爬雪山有多危险,通过VR技术,第一次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
活动通过模拟爬雪山、过草地、开荒拓产等革命场景,让孩子与家长们亲身体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服务不怕苦、不怕累的...
3月24日,赤壁市神山镇莲塘村吊瓜基地,当地农户正在基地施有机基肥。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通讯员王凤摄。
初冬时节,走进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中心小学,教学楼前昔日遍布杂草和黄土的十几亩荒地上,如今是一片花海。为了更好守护这...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吴文谨、特约记者李星报道:咸安区马桥镇四门楼村二组,位于该镇东南部一处偏僻角落,组内荒地坡地多,...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通讯员陈涵报道:6月1日,在咸安区官埠桥镇雨坛垴村大屋周、新屋周两个村湾沿湖片区,挖掘机翻地修复、...
咸宁网讯通讯员杨乐、吴世满报道:一场冬雨不仅缓解了旱情浸润了土地,也为药材种植带来了好时机。借着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在...
通讯员徐世聪梅贤钦8月10日,天刚泛白,通山县闯王镇汪家畈村广阔的稻田边,有一个年轻人已经忙开了——手动装药、操控飞行,...
咸宁网讯通讯员聂莹颖报道:连日来,县农业农村局抓住秋播生产有利时机,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指导各地进行秋播生产,这是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