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崇阳县域经济的飞跃,城乡面貌的巨变,无不印证这样一个道理;崇阳交通人更是用探索和汗水,印证了这个道理。
围绕大局,冲锋在前,是交通人应有的担当。
作为交通的一员,周国香于1981年9月参加工作,曾教过书,在县政府办公室、县投资公司、安监局工作过,2012年2月调交通局工作。
调任之初,面对交通系统摊子大、人员包袱重、历史遗留问题多、资金严重紧缺、职工思想不稳,时有上访及大部分建设工程已停工等现状,周国香没有退缩,反而变成了工作的动力,并清醒地认识到困难要克服,工作要发展,关键在人。
在完成职责转换的同时,周国香走访交通系统各单位、虚心向老交通人学习,集思广益,着眼崇阳交通实际,策划申报了横路线、崇赵线等一批大中修项目,争取省市立项,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同时抓住幕阜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机遇,规划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铜钟至小山界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并提出以天城为中心,构建“1+6一刻钟经济圈”和“1+5半小时经济圈”;重新修编了交通“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了幕阜山区崇阳交通发展规划。
闻令而行,拒绝理由;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不舍昼夜,争分夺秒;不甘落后,事必一流。这是交通精神的写照。2012年11月,县委、政府要求交通局如期开工“一河两岸”三桥至四桥段改造工程。县委、政府的决策就是冲锋号,虽然当时政府没给一分钱,改造工程险阻重重,但作为经济发展急先锋的交通局没有理由后退。
改造工程的首要工作是拆迁公路大楼、搬走金路宾馆。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工,县交通局既安内,多次组织召开职工代表会,反复上门做钉子户的工作,又找宾馆承租商终止合同,谈补偿,定时限,不厌其烦地讲政策讲道理,让职工们、承租商服从县委、政府的决定;又跑外,多次组织专班到外地招商,创新了“交通资产作抵押、施工方带资建设”的改建模式,破解了资金难题。现在这里游人如织,既是市民休闲游乐的热点,更是崇阳民生建设的亮点。
拆迁难是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在交通这两年多,周国香始终坚持运用亲情拆迁、和谐拆迁,拆除了“拦路虎”,啃下了“老大难”。浪口大桥连接线新医院段的拆迁是令人头疼的“老大难”。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交通人不等不靠、不推不卸,白天指挥施工,晚上进组入户,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召开协调会10多场次,走访群众80多人。和群众拉家常,叙友情,攀亲情,很快就和村民心贴近,情相亲,在不到两个月就拆迁37户,解决了几年来悬而未决的拆迁难题。面对物流园和连接线庞大的拆迁任务,周国香采取“大员上阵、分户到人、各负其责”的模式,创新思路,大打亲情牌,动员拆迁对象的亲戚朋友上门做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拆迁84户,按县委、政府的要求圆满完成了拆迁任务,使物流园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两年多来,周国香和交通一班人,视危难为磨砺,变压力为动力,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创造了崇阳交通史上的两个奇迹:一是80天修建了一座青山大桥;二是6个月完成了铜钟至小山界公路的筹划、申报、立项、评审、审批和9个专题,并组织开工建设。交通建设捷报频传: 咸通高速建成通车;路口至天城公路、天城至铜钟公路、铜钟至高堤公路、天堰国防公路、白马大桥、青山大桥等重点项目建成,迎宾大道、隽北大道刷黑、金城大道等项目完工。相继打造了横路线、崇青线二条通乡达市的样板路。在建重点项目繁星闪烁:咸崇旅游公路完成投资1.5亿元;铜钟至高枧小山界至江西修水全丰镇公路已完成20公里路基;武深高速公路崇阳段全线开工,征地拆迁等协调工作名列全市第一;武深连接线已完成前期所有工作,今年开工建设。至2013年底,崇阳县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2583.2公里,公路总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1.26公里,已经形成三横六纵为骨架,县乡公路相连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为崇阳经济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
崇尚实干,敢于竞争,是交通人奉行的亮剑精神。
崇阳是个山区穷县,和发达县市相比,竞争优势很小;和邻县竞争,硬件也有差距。怎样才能利用有限的优势去夺取竞争项目的胜利?
两年多来,崇阳县交通人发扬亮剑精神,先后上百次到省市,六次进京,充分利用各种关系,久磨多缠,无孔不入,找老乡、朋友、领导帮忙,一次又一次从强大的对手手中“抢”来项目。两年多来,累计到位各类项目资金3.15亿元,破解了发展大交通的资金难题。
县交通局在全省规划“乡乡通”二级公路中抢了不少项目。2012年,将环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铜钟至小山界公路、天城至青山、天城至高堤、咸崇旅游公路等5个项目共133公里,挤进了湖北省交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新增建设规模83公里,增加投资6.6亿元。2013年,将投资2亿元的106国道白霓至天城段改扩建一级公路项目已向交通部申报立项;将横路线路口镇绕镇公路成功纳入了2014年建设项目计划;成功争取天成物流园项目资金1000万元;争取团沙线改造项目资金740万元。今年,又策划了11个项目争取列入全省交通“十二五”或“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交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项目支撑。
在大力争跑基础性项目的同时,周国香迎难竞进,大改革,大创新,探索资金筹集方式,尝试多种筹资渠道,弥补交通建设资金缺口。运用“土地置换”等政策,以“BT”方式招商引资修建了路口至天城公路、聂花公路,并储存土地500余亩,按现价可兑现资金3亿元;采取“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等方式,引进资金2000万元,完成了天城至路口、天城至高堤公路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
履职尽责,服务人民,是交通党员干部永远不变的情怀。
在县交通局,周国香一班人始终以群众为衣食父母,以一颗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对老百姓的一片关切之情,恪尽职守,勤勉务实,力争零距离服务群众,将亲民爱民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有段时期,很多群众投诉非法营运猖獗、司乘人员服务质量差、公交车辆“脏、乱、差”。一方面,县交通局组织交通执法队伍对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整治,确保乘客安全和营运车辆的合法权益;同时,组织专班开展市场调查,召开群众征求意见座谈会,根据群众意见,顶着1、2路公汽和出租车司机上访闹事的压力,积极协调化解矛盾,筹集资金1000万元,购置16辆新型能源公交车,开通了3路公汽,实行公车公营,解决了市民出行不便的问题。为改善候车条件,还派人员到浙江、江苏等地学习考察,高规格编制了崇阳第一部城市公交规划,高标准建设了136个公交站亭,让市民告别了候车日晒雨淋的历史。并制订日程表,在今年拟计划收回1、2路公汽经营权,开通4路公汽,实现公交站亭城区全覆盖、公交车全部实行公车公营。
两年多来,按照县委书记杨良锋“不管国道、县道、村道,都是老百姓的康庄大道,都要比照高标准进行建设和养护”的要求,县交通局全力抓好公路养护。横路线、仙崇线等五大出口路相继改造升级,群众出行条件大大改善。争取通村公路建设计划3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亿元,全县186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路。新建农村候车亭95个、简易招呼站135个。目前全县12个乡镇、90%的行政村建有候车站亭,179个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线。
在交通这两年多,周国香一班人干得很苦很累。但崇阳交通取得了欣欣向荣的好势头,保持了安全稳定的好局面(两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事件),赢得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2013年全市交通项目建设现场会在崇阳召开,崇阳县交通局先后荣获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全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系列荣誉。
新征程任重道远,新使命责无旁贷。干交通这一行,周国香认为,交通人只有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才能把交通事业进行到底;交通人要始终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干事创业,身先士卒,善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当好交通运输事业的“铺路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记崇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黄河 丹心铸警魂
下一篇:
积极作为 崇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会长陈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