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驱车行驶至崇赵公路官庄村段,只见路旁苗木基地林间山坡上,躺着一条条“白龙”,那是覆盖在地面的白色塑料薄膜。
阡陌纵横的山坡上,崇阳县桂花泉镇官庄村六组的殷果球、沈初香夫妇正在锄土、挖沟。
今年50岁的殷果球既是官庄村苗木基地技术员,也是远近有名的“田把式”。他介绍,这是一种套种模式,基地里种的有桂花、紫薇、红石兰等苗木,林间白色塑料薄膜下套种的则是西瓜。
3年前,殷果球原本在官庄村自家地里种西瓜,但种西瓜讲究一季一换地方,否则产量不高,加之西瓜喜欢透性良好、吸热快、疏松的沙质土壤,每年老殷都为找地伤透脑筋。
2011年,殷果球的弟弟殷永夫整合了150亩荒山坡,投资90万元建起苗木基地,但基地的林间管理也是个问题,需要经常锄草,否则杂草丛生。
兄弟俩一合计,觉得搞套种可以解决双方的难题,实现“双赢”。当年,老殷就开始在山坡上搭棚子,吃住在基地,探索苗木套种西瓜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殷种植的黄壤瓜皮薄肉甜口感好,一运到县城就被抢购一空。头一年,除去肥料、种子等生产成本,殷果球净赚了2万多元。
“苗木基地里套种西瓜有哪些好处呢?你说说看!”记者不禁问道。殷果球说:“优点多着呢!第一,充分利用光、温和土地资源,提高单位种植效益,六七亩地西瓜收入每年近3万元。第二,套种西瓜后,苗木基地再也没有杂草,苗木长势好。第三,种植西瓜的肥料,苗木也可以吸收。”
“我也有扩大规模的想法,但是种子和化肥这几年上涨幅度比较大,资金周转有些困难,希望相关涉农部门能够扶植一下。” 殷果球坦言。
镇党委书记金艳夫说,套种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明显优势,镇里将在保护现有生态林特资源的同时,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开发林特基地,并设法给予扶助。(记者 朱哲 通讯员 锦芳 王建华)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阳纪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坚持惩防并举
下一篇:
记崇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黄河 丹心铸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