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镇田铺村地处崇阳与咸安交界处,全村21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省道横路线两边,交通便利,大理石材、竹木、林地等资源丰富。但2011年以前,田铺村还是个穷村、乱村、落后村,可谓是“守着金鸡不下蛋的三无村”。“穷”——无办公场地、无特色经济、无集体收入;“乱”——抹牌赌博多、打架闹事多、上访人员多;“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村民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旧瓦房、吃的是泥巴水。
2011年以来,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田铺人转变发展理念,坚持以市场化手段和办法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理念的转变迎来了发展的加速度。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1.5万元,其中年稳定收入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61元;村民一门心思奔富路,再无人上访、无刑事案件发生。
该村市场化手段激活干部动力。2011年换届中,田铺人认识到,必须选好一个带头人,选强一个班子,才能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全体党员群众一致推举有市场经济头脑、办事公道无私心的经济能人担任村支部书记。新村官上任后,用经济手段激励干部,改变村干部待遇水平偏低的现状,安排有医师执业证的两名村副职到村卫生室工作,每月除村干部财政补助600元外,还可在卫生室领取报酬1000元;安排两名副职到烟花爆竹工业园企业担任安全生产监督员,每月可领取报酬1200元。既增加了干部收入,又增强了工作积极性,还服务了企业。
以市场化理念谋划村级发展。该村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到村里调研论证,制订村级发展规划,召开村民大会,让群众发表意见,使规划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更加符合本地实际。村民聚集区、工业园区、农产品种植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布局合理,发挥了规划引领的作用。同时,大力宣传引导群众放弃小农意识,发展家庭经济。邀请能人回乡传经送宝,讲述各自的创业故事,激发村民创业激情。村民舒天利从事牲猪养殖,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以市场化管理激活村级资源。田铺村过去没有集体收入,还背负一身债务,但村级集体资产存量较大。2011年,全村总资产205万元,村级集体固定资产75万元,占36.6%,流动资产49万元,占23.9%,长期投资68万元,占33.1%,其他资产13万元,占6.4%。面对资产长期闲置的现状,该村引进市场机制,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一是清理评估三资(资源、资产、资金),登记造册,摸清家底。对村集体20亩水面依据合同法对外承包,村集体每年增收5000元。二是规范土地流转。本地老板苏成2012年承包村集体500亩荒山种植药材,村集体每年土地流转款5000元。村集体林场对外承包开发,每年获得收益1万元。
以市场化运作开发产业基地。按照全市“三个百亿产业”建设的要求,2012年以来,村集体共开发油茶基地300亩、楠竹基地200亩、茶叶基地150亩,平均每年增收4.5万元。这三个产业基地预计在2018年开始收益后,村集体年可获得稳定的收益在50万元以上。同时,引进老板和发动群众新建设的油茶、楠竹、中药材基地达到2000余亩,初步形成了三大特色产业,全村特色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4000余亩。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仅2000亩油茶一项,预计四年后开始收益,年均纯收益可达400万元,带动一批村民增收致富。
以市场化办法开展招商引资。田铺村在外经商大小老板350余人,他们在外经商过程中形成的人脉关系对村里招商引资架起了桥梁。田铺烟花爆竹工业园两家烟花制造厂的引进就是成功的例子。不仅为该村安排200多人就业,实现群众年打工收入500万元以上,还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万元。
谈到今后的发展,村两委班子信心满满。现在,田铺大石沟水库得到了市县领导的大力支持,已聘请市水利设计院的专家完成图纸设计,预计10月份开工建设,届时将全面解决全村3000群众的吃水问题,还可建设一家自来水供水公司,既解决周边村和工业园企业用水,还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通讯员 王建华 特约记者 徐功频)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阳县交通局举办演讲比赛 喜庆“七一”
下一篇:
王玲再赴崇阳检查指导抗灾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