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产业鼓起“钱袋子” 崇阳畈上村的村企合作之路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10-13 21:47

  12日,在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凤鸣谷生态土鸡养殖基地,村民陈效平面带笑容算起了经济账:“饲养一只小鸡补贴3元,生一个鸡蛋补贴2毛,每年纯工资这一块都有3万余元。”

  凤鸣谷生态土鸡养殖基地,总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鸡棚30多栋,投放鸡苗32000只,已吸纳10户像陈效平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就业46人。

  基地负责人沈德军介绍,招聘以贫困户优先,并推行“公司+基地+大户+农户”模式,促进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这是该村探索村企合作扶贫的现实选择。畈上村地处湘鄂赣交界处,四面山环水绕,村民238户2300人,贫困户有56户202人。原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长眠于此,现建有陈寿昌烈士陵园。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一环。该村引进湖北畈上村控股集团公司,以打造“南鄂第一村”为目标,走产业联动方式:开发“红+绿”旅游主干项目,以“产业+农户”模式带动旅游经济与庭院经济同步发展。

  在进村公路旁的水产饲养基地,成片的鱼池相互连通,波光粼粼。村支书陈明远说:“这只是第一期,后面二期还要开辟龙虾、泥鳅等品类养殖。”

  2015年6月,畈上村控股集团公司聘请专业人员勘测设计,建成优质精养鱼池5个、小型水库1座,投放鱼苗20万尾,混养甲鱼5000斤,预计年产值1000余万元。

  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穿村而过,令陈明远兴奋不已。他敏锐地意识到,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赛事垂钓、捕捞、自钓+销售体系,畈上村的生态渔业旅游项目将被激活。

  一路前行,一里一规划,处处是惊喜。在畈上村红河谷野桂花蜜产殖基地,庞大的蜂箱沿山绵延铺开,蜂群环绕飞舞。

  陈明远自豪地说,基地利用村里独有的野桂花资源和野桂花蜜地理商标,从事高端蜂蜜产品研发、加工、销售,已有1000箱蜂群规模,安排就业12人。

  产业发展释放致富红利。在畈上村,兜底户每月能领到公司发放的兜底补贴100至300元,78%的贫困家庭被公司安排就业。同时,每年每学期给予贫困学子对口资助每人3000至4000元。

  “在公司带领下,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有决心使大家一起致富。”站在“南鄂第一村”的牌匾下,陈明远信心满满。(咸宁日报记者 王凡 通讯员 陶然)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阳廉政微电影《水滴石穿》公映 围绕成语典故
下一篇: 崇阳实施“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