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崇阳考古调查确认两处商周时期遗址 研究价值巨大,将助力长江文明探索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01-19 08:45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  通讯员王昱霖  潘晓  郭璐琳)1月18日,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1月10日至16日,联合考古队围绕崇阳县天城镇王家咀出土的西周大甬钟,开展崇阳天城片区的考古调查工作,最终确认王家咀与螺丝顶两处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其研究价值巨大。

据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市博物馆、崇阳县博物馆、通城县博物馆等单位组成了联合考古队,由武汉大学副教授王洋带队,围绕崇阳县天城镇王家咀出土的西周大甬钟,开展了崇阳天城片区的考古调查工作。

调查期间,考古队员们清晨出发,穿梭在浓雾中的山间地头,足迹遍布隽水、青山河两岸的大小岗地,调查区域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同时,全面整合第二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最终确认了王家咀与螺丝顶两处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

王家咀遗址曾于1996年出土高达75厘米的西周大甬钟,初步估算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螺丝顶遗址出土饰有青铜器纹饰的陶片、筒状残铜片、砺石,表明存在发现铸铜遗存的可能,估算遗址面积约13万平方米。

两处遗址隔隽水相邻分布,相距约3千米,以陶器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面貌近同,其间无疑应存在密切联系。不幸的是,由于工程建设等原因,两处遗址均已遭严重破坏,亟待进行抢救性发掘。

据了解,咸宁地区以往出土商周时期青铜重器数量较多,部分器物规格极高,密集分布在咸宁市南部的通山、崇阳、通城三县。1962年至今,这一区域已发现至少11批共13件晚商至春秋时期青铜器,器类以礼乐器钟、鼓为主。其中就包括我国现知年代最早的商代铜鼓,西周时期体量最为重大的铜甬钟。

包括本次调查的王家咀铜甬钟在内,咸宁“南三县”以往发现的9批西周铜甬钟均为“越氏钟”,其形制与纹饰特征不同于中原地区同类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流行的文化因素。与铜钟相关的陶器文化面貌亦与西周文化差异巨大,表现在陶质陶色、纹饰与器类构成等方面。这些都表明,咸宁地区分布着一支异于中原地区西周文明的重要青铜文明。如果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看,根据我国目前发现的越氏钟分布情况与器物规格可知,咸宁南三县及周邻地区应是长江流域两周时期青铜文明的一个中心区,其研究价值巨大。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认为,咸宁地区考古意义重大,本次考古调查是咸宁商周考古的一个突破,希望能紧盯相关遗址开展进一步工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也对本项目给予高度肯定,拟将后续研究纳入相关专题考古项目。

据悉,崇阳白霓、通山楠林桥两个片区的考古调查工作也将于不日开展,届时联合考古队将描绘出更为清晰的咸宁南三县重点区域商周聚落分布形态,为以往出土青铜重器寻找到较为明确的聚落与人群载体,梳理出该地区商周时期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助力长江文明探索。


编辑:hefan

上一篇: “国字号”招牌是如何摘得的?——崇阳坚持生态优先助力高质量发展纪实
下一篇: 崇阳县烟草专卖局查获非法卷烟159条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