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赵浩、见习记者黄卓、通讯员黄爽爽报道:连日来,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200亩黄蜀葵迎来盛花期,金黄花朵在田间绽放,村民们忙碌采收,加工厂里流水线不停运转,一幅秋日丰收盛景。
9月11日,走进河田村黄蜀葵种植基地看到,十几名村民穿梭在花丛中,指尖轻捻便将饱满的黄蜀葵花收入袋中,动作娴熟利落。
“我家就在附近,一天能摘200多斤挣100元左右,在这既能照顾家,又能挣点钱,我很开心。”村民丁崇英说。
有合作社的订单兜底,在家门口就能稳定挣钱,这份“踏实”,源于河田村引入的“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2024年,村里携手崇阳鸿森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黄蜀葵,不仅为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更通过签订长期订单,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目前大约有30户村民参与种植,40名村民参与生产,我们签订了长期的合同,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河田村干部李文新说。
据生产线负责人测算,参与种植和生产的村民,年均可增收5000至6000元。
在基地旁的加工厂内,工人们分工明确,装卸、分拣、烘干、打包,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新鲜采摘的黄蜀葵花几小时就能转化为中药材原料。
“今年才开始投产,到了明年将开设3条生产线,现在已经有了稳定的订单。”崇阳鸿森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线负责人丁证甫说,现在每天能产出5000斤黄蜀葵制品,都是按订单需求赶工,已签订几十万斤订单,销路稳定。
从“看天吃饭”到“订单稳收”,这份“从田间到企业”的订单,不仅打通了农产品产销的“最后一公里”,更让小农户融入了现代农业产业链,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风险,又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崇阳县白霓镇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把实用技能送到群众家门口
下一篇:
崇阳近10万亩茶园管护忙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王奇峰通讯员李星)2月12日,在咸安区三级干部会上,该区拿出258万元奖金,对2018年度全区纳税大户...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胡昊宇、通讯员洪玲报道:眼下正值锦绣黄桃成熟上市的季节,崇阳县沙坪镇古城村的果农抢抓晴好天气,采摘...
咸宁网讯记者见博、通讯员袁佳丽、赵咏报道:5月12日,在咸安区浮山街道白鹤村高标准农田上,白鹤畈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收割机...
咸宁网讯记者宋文虎、通讯员刘宇轩报道:日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公布第一批全国县级...
日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公布第一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我市通城县山态源农...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吴文谨、特约记者李星报道:咸安区马桥镇四门楼村二组,位于该镇东南部一处偏僻角落,组内荒地坡地多,...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胡昊宇、通讯员洪玲报道:又是一年丰收季,瓜果飘香好时节。
天才刚刚透亮, 62岁的周传冲便早早来到基地,今年的花生收成较好,近段时间,他从周边请来了许多村民帮忙采摘花生,看到每日...
8月19日,记者走进位于沙坪镇古城村的崇阳县花果山农业专业合作社猕猴桃园,放眼望去,猕猴桃藤蔓攀附在一排排水泥柱上,茂盛...
金秋时节,咸安区33万亩中稻进入成熟收割期,为保障好当季秋收,区农业农村局组织1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 400余台收割机抢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