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引入“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9-17 10:24

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赵浩、见习记者黄卓、通讯员黄爽爽报道:连日来,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200亩黄蜀葵迎来盛花期,金黄花朵在田间绽放,村民们忙碌采收,加工厂里流水线不停运转,一幅秋日丰收盛景。

9月11日,走进河田村黄蜀葵种植基地看到,十几名村民穿梭在花丛中,指尖轻捻便将饱满的黄蜀葵花收入袋中,动作娴熟利落。

“我家就在附近,一天能摘200多斤挣100元左右,在这既能照顾家,又能挣点钱,我很开心。”村民丁崇英说。

有合作社的订单兜底,在家门口就能稳定挣钱,这份“踏实”,源于河田村引入的“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2024年,村里携手崇阳鸿森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黄蜀葵,不仅为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更通过签订长期订单,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目前大约有30户村民参与种植,40名村民参与生产,我们签订了长期的合同,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河田村干部李文新说。

据生产线负责人测算,参与种植和生产的村民,年均可增收5000至6000元。

在基地旁的加工厂内,工人们分工明确,装卸、分拣、烘干、打包,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新鲜采摘的黄蜀葵花几小时就能转化为中药材原料。

“今年才开始投产,到了明年将开设3条生产线,现在已经有了稳定的订单。”崇阳鸿森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线负责人丁证甫说,现在每天能产出5000斤黄蜀葵制品,都是按订单需求赶工,已签订几十万斤订单,销路稳定。

从“看天吃饭”到“订单稳收”,这份“从田间到企业”的订单,不仅打通了农产品产销的“最后一公里”,更让小农户融入了现代农业产业链,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风险,又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崇阳县白霓镇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把实用技能送到群众家门口
下一篇: 崇阳近10万亩茶园管护忙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