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青山镇东流村的“三务公开栏”曾是村民眼中的“旧账本”,贴满过时通知,财务收支、项目决策等关键信息长期“隐身”。2022年县委第一巡察组进驻时,这一现象被列为重点整改问题。如今,这座公开栏不仅成为村民每日必看的“信息站”,更激活了基层民主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
巡察破题——
从“糊涂账”到“明白墙”?
巡察组在之前巡察青山镇党委及村(社区)全覆盖时走访发现,东流村的公开栏内容陈旧、更新滞后,村民反映“想看的东西看不到”。深入了解后,发现该村公开机制缺失、监督意识薄弱、村民参与渠道堵塞。在巡察反馈后,青山镇党委高度重视,指导村“两委”立行立改,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征集意见,制定《三务公开实施细则》,明确财务明细逐项公示、项目动态更新、政策图文解读等规范,并增设“回音壁”收集反馈。
整改后的公开栏焕然一新,党支部活动、惠民补贴名单、工程规划等分门别类张贴,每项内容标注日期并加盖公章。“连买扫把的发票都贴出来,这才叫透明!”村民李大爷感慨道。
民主议事——
从“旁观者”到“主人翁”?
公开栏的“阳光效应”迅速蔓延。东流村党支部通过定期更新内容,公开栏现在详细展示了村里的财务明细、项目进展和重要决策过程,村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和每一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这种透明化的举措极大提升了村民的信任感,大家对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
村民通过栏内信息主动参与村务,在议事会上提出清理河道、划分垃圾投放点等建议,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为旅游业项目、中药材基地投工投劳,以往滞后的工程进展顺利。村党支部书记王再军说:“现在大事小事都要上墙、上网,村民大会定期召开,干群关系更紧密了。”
产业赋能——
从“信息窗”到“致富桥”?
公开栏还成为产业宣传的“黄金位”。鱼虾养殖、春橙基地、大泉洞景区等信息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带动农家乐、民宿增收。到目前,村里300亩春橙挂果,黄精、白芨基地规模达150亩,白崖山万亩樱花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看到公开栏介绍,专门来体验生态农业,感觉村里越来越热闹,产业越来越兴旺了。”村民王婶笑着介绍。
巡察回访——
一颗“规范种子”的繁茂?
近期的专项巡察中,县委巡察组再次走进东流村,只见水泥路平整、绿植成荫,公开栏玻璃窗锃亮如新。“巡察不只是揪问题,更是播下规范的种子。”巡察组组长感叹。如今,东流村的“三务公开”已形成长效机制,阳光照进村湾,也照进了百姓心坎,为乡村治理升级写下生动注脚。
通讯员 柳雷 张逸婕 陈君益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崇阳石城石门村浙贝母种出“致富苗”
下一篇:
崇阳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共建新模式让“学做合一”落地生根
旅游资源禀赋东流村声名在外东流村位于白崖山下,西临国家级的青山湿地公园,东临景色宜人的万亩野樱花谷,是崇阳县整个区位...
”王再军告诉记者,该村致力打造以赏樱花、探溶洞、住民宿、吃好鱼为一体的旅游名村,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发展的致富之路。
10月12日,无人机镜头下的崇阳县青山镇东流村山峦葱茏,道路畅通,白墙黛瓦,美如世外桃源。
老木船静静地泊在屋前,船身裸露的铁钉已锈迹斑斑……10月9日,记者在崇阳县青山镇东流村,邂逅了别一番韵味的“梦里水乡”。...
崇阳县有关部门提醒广大群众,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住房建设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先批后建,占用土地建房或者是对房...
导读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带头人”,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推进质量和效果。
“温馨小屋”的出现,为寒夜里坚守的防疫一线人员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这几天又是降温又是下雨的,晚上格外冷,有了这个活动板房,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得力了。
近年来,该村成立东流村文旅项目党支部、东流乡贤理事会,汇聚资源、共谋发展,推动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咸宁网讯通讯员揭出、全媒体记者国文报道:近年来,崇阳县青山镇紧盯美丽乡村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圈,为镇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