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嘉鱼新闻 >> 正文

嘉鱼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纪事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05-02 09:25

同心掬得满庭芳  

  继夺得全国文明县城桂冠后,2012年,嘉鱼开启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之路。

  两年来,全县投入5亿多元,改造大街小巷50余条,添置环卫设施800多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2%,在净化美化城区家园的同时,也给37万南嘉人民带来一场创卫爱卫、绿化美化的精神洗礼。

  连日来,记者在嘉鱼采访创卫、创园工作,看到一处处热烈的场景,听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不只是为了两块牌子

  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既是一个地方城市管理和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两块含金量很高的国字号招牌。

  嘉鱼县委、县政府却认为,两城同创不只是争两块牌子,更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提高生活质量的德政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幸福工程,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该县通过县党代会、人代会、三级干部会部署两城同创,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两城同创,成立工作专班专抓两城同创,把健康教育、旧城改造、市容整治、城区绿化等多项工作同步推进。

  县委书记熊征宇、县长余珂包保环境秩序最复杂的烟墩路和凤凰大道,27名县“四大家”领导率县直部门包街道、包路段、包门店,不断掀起两城同创高潮。

  该县成立由县领导挂帅、县委办、县纪委等单位参与的督查组,每天一督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议。督查结果既发文通报,又在县电视台和嘉鱼网曝光。

  同步组建的还有6支联合执法队,分别由交通、公安、工商、卫生、城管、商务等职能部门牵头,具体负责6个社区的市容环境和秩序整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及责任人予以通报、约谈和诫勉。

  人人担责,个个出力。县直各单位不仅承担自家 “门前四包”任务和包保路段“四清一整治”工作,还要拿出经费支持包保的社区开展两城同创工作。

  仅今年头3个月,全县便出动机械200台次、人员1.2万人次,清理柴堆、粪堆、土堆、煤堆等1.2万方,清洗“牛皮癣”8000多处,更新门店牌匾520个,设置机动车位900个,新增栽植行道树15000多株,对沿路53家单位门前进行绿化改造。

  “移动的课堂”和“会说话的墙”

  今年3月15日,在鱼岳镇梁山社区,80多名居民代表挤满了会议室,认真聆听着县创建办举办的专题讲座。

  “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既要当观众、裁判,更要当运动员”……从创卫、创园标准到意义,从街道卫生到个人卫生,专家的讲解深入浅出,讲台之下鸦雀无声。

  听完讲座后,大家感叹不已:“原来,两城同创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今后要与亲戚朋友一道,共同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次讲座,只是县创建办组织的100多场“流动课堂”之一。去年以来,县里在各社区巡回举办培训,由省、市、县专家轮流主讲,对社区干部、保洁员、义工和居民代表进行轮训。

  在二乔公园,今年新增了一道“风景”——创卫宣传墙。这堵百余米长的文化墙,由县里10多名民间艺术家共同创作而成,用绘画、书法等手法,解读创卫政策和爱卫知识。驻足观赏10多分钟后,一名姓汪的女士说:“这种艺术化的宣传形式很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明天我再带小孩来认真地欣赏。”

  近两年,该县在社区、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版块230余处,处处精巧别致,处处引人入胜,成为一堵堵“会说话的墙”。   

  两城同创深入人心。目前,城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基本技能掌握率分别达到85%和72%。

  “把家门口的事情做好和管好”

  4月17日,县创建办一到何家湾就有居民反映:小区存在卫生问题。

  深入小区细细察看,督查人员果然发现几处垃圾,督查组马上与责任单位联系,有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研究整改措施。

  第二天清早,社区组织人员和机械开展清扫、清运。附近居民纷纷加入清扫保洁的行列,自觉地把门前屋后的杂物搬离。两个小时后垃圾全部清运。

  近年来,县创建办共收到居民200多条反映“家门口问题”的线索和建议。

  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城区交通问题,该县投资3亿多元,新建嘉鱼大道、大崇山路等6条城区道路,改造凤凰大道、龙潭大道、青山路、殷家坡路等8条主次干道,形成了四纵五横的城市道路新框架,新增10余平方公里的城区发展空间。

  针对居民反映较多的卫生环境问题,该县新建改建公厕29所、添置和更换垃圾箱、果皮箱800多个,配备清扫车、清运车、洒水车等12辆,新增主次干道环卫工、支街小巷保洁员98名,大道小巷实行全天候保洁。

  针对居民关心的绿化亮化美化等问题,该县立面改造22栋楼宇,新增和更换路灯1000多盏,投资1300万元对城区绿化提档升级,新建立生态停车场2处,小游园30多处,道路绿化普及率95.49%、道路绿化达标率8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6%。

  “城市家园越来越美丽”

  “泥巴路成了水泥路,臭水沟进了下水道,黑漆漆变得亮堂堂……”说起家门口的变化,西街社区塘湾巷居民李廷顶赞不绝口。

  1100米长的塘湾巷,是李廷顶与500多户居民的出入通道,也是大家的“伤心路”。由于地处老城区,一直是无人管的卫生死角。“晴天一街灰,雨天一地泥;垃圾随地扔,污水四处流”。

  去年,县创建办了解到塘湾的脏乱差状况,组织相关部门整治环境、硬化路面、疏通下水道、安装路灯……年底,塘湾巷面貌一新。“小巷还配备了垃圾桶、保洁员,越来越干净了。”李廷顶说。

  茶庵农贸市场摊主龙翔有同样的感受。过去,这个占地4025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严重,门前摩托三轮乱停乱靠,四周广告招牌随意悬挂,熟食摊前蚊蝇飞,水产摊旁污水流……省、市爱卫专家也对此提出过整改意见。

  去年7月, 县里出资230万元实施高规格改造,更换了顶棚,疏通了下水道,新建了统一摊位,划分市场功能区,熟食摊安防蝇罩,广告招牌整齐划一…… “变化太大了,让人难以置信”。

  塘湾巷和茶庵农贸市场的嬗变,折射出嘉鱼两城同创的丰硕成果。

  该县新建截污排污管网工程,整体搬迁热电厂等企业,餐饮单位采用清洁燃料,建筑工地围栏挡护,去年二级以上天气达到322天,比创卫前增加138天。

  城区医疗机构搞好医用污水、垃圾处理,传染病网络直报率100%,每年开展两次集中除“四害”活动,获得全省“灭鼠先进城区”、“灭蚊灭蟑先进城区”称号。

  城区每月组织一次搬家式大清扫,每周五各单位开展“四清一整治”。城区绿地率达33.7%,绿化覆盖率达38.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2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街巷更干净了,城市家园越来越美了。”许多居民由衷地感慨。

  (记者 陈新 特约记者 江开群 通讯员 舒爱民)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嘉鱼渡普派出所紧抓"六有"服务咸嘉新城建设
下一篇: 嘉鱼县工商局鱼岳工商所调解手机话费投诉案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