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皮道琦报道:7月14日上午,当笔者在高铁镇八斗角村农业观光示范园见到尹华春时,他正和几位工友忙着给花浇水、修剪枝蔓。
和尹华春一样,在这里熟练劳作的工人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租地给公司经营的农民,又是公司的员工。“别看我是个农民,可也领薪呢!”尹华春笑着说。
2011年,八斗角村引进湖光山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流转土地1万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起八斗角农业观光示范园。该园设花卉苗木繁育区200多亩,中等花卉苗木培育区4800多亩,大型苗木近5000亩,其品种主要有桂花、广玉兰、紫薇、含笑、红叶石楠、杜鹃、茶花等10多个品种。
今年61岁的尹华春将自家10亩地全部流转该企业,成为最早一批“吃螃蟹”的村民。
“地就那么点,除去买化肥、种子的钱,一亩地挣不到1000元,还分身乏术,不能安心出去打工。”尹华春给笔者算起了经济账:“我家的土地现在由公司统一管理,化肥、种子也由公司提供,每年光土地租金就有3000元,还可在公司打工,一年挣劳务费1万余元,年总收入近2万元,比过去翻了几番!”
湖光山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生介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从农民手中将土地流转过来。然后,他们再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把流转来的土地搞集中种植和规模发展。该公司在尝到土地流转甜头的同时,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
据悉,该公司辐射带动入园农户247户种植花井苗木,同时建起了计生家庭“双千”帮扶致富基地,带动周边计生户种植花卉苗木500多亩。目前,该基地“双薪农民”以钟点工、日薪、月薪形式领取工资,每月收入1000元以上,实现就业200人。待万亩基地建成后,预计可直接拉动就业2000余人,入园农户可年均增收10000元。
近年来,嘉鱼县把土地流转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秩序,探索出了转让、出租、置换、转包、转租等模式转“活”土地,土地流转呈现出了合作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大户带动型等模式,开辟了一条农业增收、企业增效、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此外,该县劳动、计生等部门也采取多种措施,经常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以便进厂务工,实现就业增收。
如今,该县像尹华春这样领薪的“农业工人”大约有数千人,他们改变着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劳作模式,活跃在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与农业基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嘉鱼县旅游局指导农庄升级 创湖北省五星级农庄
下一篇:
嘉鱼县潘家湾镇成立交易管理中心 规范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