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的别墅住房,干净的街道,夜晚长明的路灯,太阳能、天然气一应俱全。”3月19日,记者走进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时,新村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四邑村通过迁村腾地建新村,引进新型产业谋发展,村民们告别了“泥巴路”、臭水沟、旧瓦房,住进崭新的农村社区,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康庄大道上步子迈的越来越快。
1.3亿元建起一座新村
四邑村地属全国重点镇——嘉鱼县潘家湾镇中心,现有农户1150户,人口4032人,耕地面积1.4万余亩。
在四邑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会议室里,该村党支部书记周炳兰告诉记者,2010年起,他就任四邑村书记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四邑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2010年,结合国土部门迁村腾地项目,在当地企业家联乐集团总裁周明炎的支持下,由联乐集团承建,开始将当地黄金岭、新墩等3个居民点178户农户整体搬迁至占地82亩的四邑新村一期。按照“节能、省地、环保”的要求,修建了公寓楼、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家超市、村卫生室、休闲广场等主体工程,水、电、路、网络和天然气等基础设施按照城市小区标准配套齐全。
2013年,四邑农村社区完成第二期新村建设,以“就地改造、配套升级、集中整治、连成一片”方式,对265户农户危旧房屋进行了改造,实现了一二期的新村连片。
“两期新村建设总共花费了1.3亿元,而农民只出了1500万。”周炳兰告诉记者,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过程中,当地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占了大头,而当地村民住上装修好只需拎包入住的190平方米新别墅,平均每户花费仅为7万余元。此外,针对特别困难的村民,还在建房费用上采取减免措施,总计减免了100多万元。
农民当白领过上好日子
“创业难,守业更难。”周炳兰告诉记者,住上新房面子上增光,可是收入增长才能让村民们真正过上好日子。过去,每遇大白菜、包菜滞销,农民增产不增收,村民们的收入始终起不来。为了改变局面,四邑村“两委”一班人,下决心对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记者了解到,通过响应国家政策进行大范围土地流转,这几年来四邑村村民们得到了实惠。
“现在村民在家工作,月入过万不稀奇。”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当地成立了多家专业合作社发展“两瓜两菜”订单农业,还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大型绿化工程公司发展苗木基地,实现公司+农户+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运营模式,带动当地居民既增产又增收。
45岁的村民张联红在搬入新村之前,有12亩责任田,一年的收入仅为1万多元。搬入新村后,张联红进入四邑村引进的湖北华汇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工作,如今已经当上了高管,年收入17万元。他告诉记者,村里像他这样从农民走上管理岗位的农村“白领”还大有人在。 据统计,目前四邑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经从2010年的4000元,上升到2016年的26000元。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晚年享清福。”77岁的孤寡老人彭欢喜感慨地告诉记者,搬进新村的生活和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前自己住的三间瓦房,一下大雨到处漏水。如今,新村专门建起了60多套老年公寓,太阳能热水器、管道天然气、闭路电视、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免费让困难老人们居住,晚年生活彻底有了保障。
这几年,四邑村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进步,村里的腰鼓队、舞龙队如今已经在嘉鱼很有名气。此外,村里还专门拿出房屋和场地建起了设施齐全的儿童游乐室、老年活动中心,并安装了全套的健身器材,让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物质文明提高了,精神文明也不能落后。”四邑村腰鼓队长陈从环告诉记者,如今在四邑村,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参加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作息规律。此外,通过全村范围内的各项文明评比,村民荣誉感大幅增强,村民素质不断提升,一派和谐面貌。这一切让人不禁感叹:如今比起城市而言,生活在四邑村,幸福感更强了。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示范试点,四邑村按照咸宁市农村社区建设要求,科学编制了《四邑农村社区发展规划》,形成了“建一个新村、构五大板块”的建设大格局,从根本上提升了农村社区化档次,真正按照山清、路洁、地绿、村美的要求,建成了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家园、新机制和新农民的“六新”四邑村。(香城都市报记者 赵骥 通讯员 阮先强 熊雪 张亚)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嘉鱼县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促和谐 二乔故里争一流
下一篇:
嘉鱼县推广使用新型储粮装具 降低农户储粮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