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清龙
为了给家乡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有这么一位年轻教师,放弃城里优越的教学环境,二度主动申请回到故乡一个偏远山村的母校支教,实现自己当初对母校的教育情怀,她就是通城县五里镇磨桥小学校长吴云峰。
埋下教书的种子,梦想从母校起航
1997年,18岁的吴云峰于中专院校毕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回到自己曾经就读的家乡小学代课,虽然不是正式教师,却点燃了她一生的梦想,从此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启了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
吴云峰十分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几年后,她通过自学进修,取得了大专文凭和本科文凭,之后又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先后应聘在2所民办中学任教,后通过招考应聘于隽水寄宿中学执教。在初中任教了十个春秋,为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再加之她自身综合素质强,能力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师德更是成为学校的楷模,深得学生们欢迎与爱戴。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10年,在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考中,吴云峰以全县第四名的成绩考上,从而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被分配在自己家乡曾经代课的五里镇磨桥小学。
亲力亲为,使命为母校担当
再次来到久违的母校,眼前空荡荡的操场、简陋的课桌、破旧的教学楼……这里的一切勾起了她的回忆,她下定决心要经营好教学工作,为母校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在快乐和忙碌中,吴云峰不知不觉在这里度过了大半个学期,2011年,磨桥小学老校长因年迈退休,极力向五里教育总支举荐吴云峰接过手中的教育棒,吴云峰毅然服从组织的安排,顿感肩上使命似有千斤重。
磨桥小学所处地势呈狭长带状的五里镇中部,交通不便,边缘村的学生生源被三所兄弟学校所分摊,一些条件好点的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往县城读书,导致学校生源不理想。
吴云峰为办学经费发愁,她便带头以身作则,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坚持亲力亲为,工作率先垂范。吴云峰苦笑说,那时扫厕所、清理垃圾都是她每日必做的工作。
任职期间,困难重重,为了办学经费问题,吴云峰写报告到处奔波求助,最终上级批准了她的报告,为学校楼顶隔热层重新铺设石棉瓦、加高教学楼护栏、加固围墙、扩大学生餐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两年学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学生人数逐渐有所回升。
惦念故乡,筹资振兴母校
2013年,吴云峰被派到城里隽水小学任教,在隽水小学任教期间,吴云峰积极参加各项教育教研活动,先后任职教研主任、办公室主任、政教主任,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管理干部”。
时间一晃,吴云峰在隽水小学已工作五年。这五年来,她心中时刻关注和挂念着磨桥小学的情况,今年秋季,教育系统人事调整,磨桥小学的校长调进城。吴云峰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她毅然向县教育局申请去磨桥学校支教。
这令人感到不解,好好的城里教师不当,又回到那落后的山村去。“我是一位教书匠,不论在何地都是为教育出力,那为何不把这份绵薄之力献给家乡母校呢?”吴云峰说,回家乡任教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
于是,吴云峰第三度立身于自己深情眷恋的故土。上任后,面临的是一大堆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必备的教学生活设施、运动娱乐器材都十分匮乏。
正在她为难之际,有一位在磨桥小学的校友关为俊得知后,和吴云峰一起赠送了40把电扇给母校。
吴云峰为此十分感动也深受启发,她建立了磨桥小学校友微信群,发出倡议,呼吁校友们共同为母校出力。让她欣喜的是,倡议发出后,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和积极响应,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一时间,磨桥小学的校园里涌出一股充满乡情的暖流。
经过努力,吴云峰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力量对校园进行了打扫、修缮。秋季开学后,家长、学生们走进校园,看到校园焕然一新,环境大为改观,都十分惊喜,纷纷为吴云峰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校长夸赞不已。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在这里接受教育,长大成才,我就应当在家乡需要我的时候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吴云峰爽朗地说。
编辑:hefan
上一篇:
隽水镇下阔村举办联欢晚会 欢歌笑语庆重阳
下一篇:
【通城】推动特定群体关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