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一剂三产融合的“良方”—— 看通城中医药产业如何实现裂变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11-23 09:29

“药姑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与黄连。”通城县有着“江南药库”的美誉,境内有1007种中药材。

该县黄精、七叶一枝花、白芨、白术、金刚藤、勾藤6个主要道地药材品种药用含量极高,其中,金刚藤被纳入湖北省“一县一品”道地药材品种。

近年来,通城县充分发挥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中医药产业,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模式。

基地种植——

从“小产地”变成“主产区”

初冬时节,走进通城县隽水镇利和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片黄精长势良好,农户正抢抓晴天,在基地上除草、培土、清沟,做好田间管理。

“黄精是药食同源的药材,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泡酒、炖汤,在市场上很畅销。”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创建于2018年,主要用于中药材育苗和黄精种植,目前已经形成千亩规模,并逐步实现收益。

通城县土地肥沃,适合中药材生长,素有“江南天然药库”的美誉。在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农民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房前屋后空地比较多,利用起来种点常用的药材,比如葛根,可以清热解毒,家里经常用得到,还有艾叶,可以消炎杀菌。”当地村民说。

虽然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但缺乏规划,没有形成产业和规模。为此,通城县因势利导,发展地区特色中药材品种,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土地托管种植中药材等模式,开展以“隽六味”(黄精、白芨、白术、金刚藤、钩藤、七叶一枝花)为主的大规模中药材种植。

走进隽水镇桃源村,湖北瑶乡御草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组培室内身穿无菌服的员工有的在取铁皮石斛母苗,有的在查看幼苗生长情况。

该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与研发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五药”(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的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科技研发与育苗种植、生态保护与系列开发”的新路子。

前不久,公司基地的300多亩白芨迎来丰收。“平均亩产白芨1700斤,销售收入1.2万元,300多亩销售收入大概360到370万元。”公司负责人李友利说。

白芨属于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可观。采摘好的白芨,很快就送到10公里外的湖北润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加工。

除了白芨种植,基地每年还向外输送各类药材种苗2000万株,并流转了6300亩荒山,林下种植重楼、黄精等,带动周边50多户村民增收。

在公司、大户的带动下,目前,通城县人工种植草本中药材品种达30余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18万亩,有万亩“三木”(杜仲、黄柏、厚朴)药材基地、千亩黄精基地和万亩野生钩藤保护基地,年采收中药材7.2万吨,中药材种植逐步从原来的“小产地”成为“主产区”。

生产加工——

从“原药材”变成“功能品”

近日,在通城县药姑山健康科技产业园内,湖北润康药业正在加紧生产、包装中药饮片。

“今年收购药材1200吨以上,生产中药饮片400多个品种。”董事长李光明介绍,公司生产车间引进了全套工艺流程,从药材基地采收的白芨、重楼、金银花等,在切制、蒸煮、炮制之后,再进行包装、分装,送往医院药房。

为提升中药材经济价值,公司还和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一举攻克了超微粉冷破壁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

“超微粉冷破壁,就是在-25℃的条件下打粉,没有破坏成分,人体容易吸收,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提高了一倍,明年销售额估计在5000到6000万元。”李光明说。

与此同时,位于同一园区的湖北九楚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正在生产药食同源膏滋,准备投放市场。

这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高端养生产品的企业,核心优势集中在膏方工厂化生产,专业、专注药食同源膏滋,年产玻璃瓶装膏滋1000万瓶,袋装膏滋3000万袋。

走进熬膏车间,熬膏师傅们正在进行炮制、清洁、浸泡、熬汁、煎稠、过滤、收膏、存放等一系列工序,真正做到每一环节都层层把关,每一道工序都有理有据。

换上防尘服、防尘鞋,戴上头套和口罩,洁净双手之后穿过风淋室,去掉粘附的异物和灰尘,就来到了无菌灌装车间。玻璃膏滋全自动灌装线正在灌装不同瓶型的膏滋产品,理瓶、洗瓶、高温、消毒、灌装,平均每小时可全自动灌装6000瓶。

“无菌灌装车间在负压环境下,分别采用了红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臭氧灭菌等灭菌方式,符合国家GMP标准质量管理规范。”生产车间负责人介绍。

在后消毒车间,需要经过后消毒的产品在经过121℃杀菌滏水浴灭菌后,进行包装、贴标、过塑、成品检验,最终完成入库。

湖北九楚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英卫介绍,九楚大健康已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是咸宁市资质完善的工厂之一,主要服务于医馆、医美、母婴、商超以及电商、直播等行业。

近年来,通城县围绕大企业、大品种、大品牌、大市场、大健康的发展目标,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完善中药材生产、加工和经营体系,做大做强“隽六味”道地药材品牌,规模以上药企发展到近10家。

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了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种植,福人药业、润康药业等中医药龙头企业加工销售,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医药产业链条,为促进全县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市场销售——

从“各自为战”变成“抱团发展”

不仅仅是生产,药材销售流通的短板也补齐了。

湖北保鹤堂医药有限公司是通城县医药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成熟稳定的医药流通渠道,年销售额达4亿元,年均创税近3000万元。

“在销售市场方面,提供信息、渠道等各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在种植加工方面,为合作社、农户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湖北保鹤堂医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胡国良说。

2017年,通城县中医药行业协会与湖北保鹤堂医药有限公司搭建总部平台,给全县3万名药商“安家”,利用医药公司的影响力和业务实力吸引优秀人才和项目落户,通过凝聚各地通城商会及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实现资源整合、抱团发展。

2018年3月,由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农场主、种植大户等发起,成立了通城县中药材行业协会,结束了中药材种植与销售的无序状态。

两个协会成立之后,充分发挥协调功能,统一规划产业发展,提升药材产品质量,建立价格保障机制,全面整合优势资源,深入促进交流合作。

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中药材生产、产地加工和流通设施现代化,打造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推动通城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县有近3万人从事药品营销,网络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2022年,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过100亿元。

“通城县把中药材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每年自筹资金1000万元用于中药材种植奖补,多年生的中药材每亩奖补1000元,一年生的中药材每亩奖补500元,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以每年1万亩的速度增长。”通城县中医药产业办负责人夏效禹表示,下一步,通城县将着力增进三产融合,在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发力,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咸宁日报记者 李嘉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城多措并举抓好秋冬农业开发 完成播种面积35.14万亩
下一篇: 湖北药姑山健康科技产业园 争创国家级药膳特色小镇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