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幕阜山云雾缭绕,海拔千米的通城黄龙山风景区大坳百合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甜蜜的时节。日前,300亩黄桃、黄冠梨基地里,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慕名而来的游客穿梭其间,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画卷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科技引领 高山种出“金果子”
“这批黄桃糖度达到15度,刚发朋友圈就有老客户下单了。”基地负责人刘储兴托着套袋黄桃向游客展示。2018年,科技能人刘益芳看中当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带领村民发展高山黄桃、黄冠梨、茶叶等产业。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整合分散土地资源,引进“锦绣黄桃”、黄冠梨等优质品种,采用幼果套袋、生物防虫等绿色种植技术,让昔日的荒山坡变成“花果山”。
在合作社技术培训室,墙上的《黄桃标准化生产流程图》格外醒目。从整形修剪、疏果定果到有机肥施用,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我们给每棵桃树‘建档立卡’,使用农家肥改良土壤,挂诱虫板替代农药。”技术员指着一筐刚摘下的黄桃介绍,经专业检测,果实维生素C含量比平原产区高出20%。
三产融合 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摘黄桃、黄冠梨,赏云海、吃农家菜,周末带孩子来特别合适。”武汉游客李女士开心说道。合作社巧妙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结合,修建观光步道,开发果树采摘等体验项目。正在包装忙碌的村民王桂花笑着说:“现在既能拿土地租金,又有务工收入。”
基地里,当地网红正推销黄桃、黄冠梨等产品,通过“线上预售+社区团购”模式销往全国。
跨地联建 共绘“致富同心圆”
在通城县关刀镇种植大户吴志成建设的果园里,刘储兴正指导黄冠梨套袋技术。合作社打破地域界限,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周边湘鄂赣3个县市10多个乡镇,统一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支持。目前联合体种植面积已达千亩,形成“春赏花、夏秋摘果”的产业格局。
刘储兴表示,将依托高山生态优势,打造集水果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如今,百合村的“甜蜜事业”仍在继续——新的冷链仓储中心已建成,云雾山庄迎宾展销水果,这条海拔千米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通讯员 刘建平)
编辑:hefan
上一篇:
通城少年杨宇鑫获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二等奖
下一篇:
通城麦市黄龙山改造升级 收获不一样的夏天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瞿关心报道:10月1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七里工业园引擎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长臂,...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晏鹏杨淦川)近日, ,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浪口村是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荆楚最美乡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对村庄进行美化...
近年来,咸安经发集团积极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熊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