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旅游大县之称。近几年,该县多措并举发展旅游业,有效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继被省政府评为旅游发展先进县,列入“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县域旅游”,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强县后,如今正在向创建全国旅游强县迈进。
连点成圈,资源整合相得益彰
随着杭瑞、大广、咸通三条高速公路贯穿通山全境,该县的区位优势日渐明显,尽快实现旅游资源的“穿珠成串”,形成旅游整体优势,成为摆在全县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课题。
如何让分散的旅游资源形成整体活力?该县的作法是:大力实施以九宫山、隐水洞为重点的“九宫山、太阳山、大城山、太平山、大幕山、北山‘六山连通’,富水湖‘四面连环’”的旅游区域综合开发工程,整合资源优势,彰显品牌特色,通过建设九宫山镇砂垅口至九宫山风景区标志性景点铜鼓包的砂铜公路,以及从九宫山至闯王的九闯公路、从厦铺至闯王的厦闯公路、从洪港至燕厦的甘燕公路,以及隐水洞至九宫山麓的板富快捷通道,将九宫山、森林公园、闯王陵、王明璠、隐水洞、富水湖等6个国家级旅游景区连串起来,初步形成了“游山、玩水、探洞、访古民居、品农家乐、谒闯王陵”的旅游格局,形成九宫山、富水湖两大旅游圈,使游客以最便捷的方式畅游通山各条精品旅游线路。
打造精品,项目建设提档升级
近年来,围绕打造“全国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华中避暑旅游胜地”,通山积极实施旅游产业升级计划,大力开展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促进景区全新提档升级,不断开发高端旅游项目。
通山旅游因九宫山而兴、而热,因此,高起点高品位编制《九宫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中湖度假小镇概念性总体规划》是关键。对此,该县先后投资逾5亿元,建设九宫山游客集散中心、石龙峡高空索道,打造5星级酒店会所等;投资1亿元的船埠游客中心已经全面竣工,7月初将投入使用;从云中湖直达石龙峡,总投资1亿元的我市第一条高空客运索道——石龙峡客运索道,目前已经完成线路建设,并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10月将投入运营;突出明清古镇和闯王文化特色的九宫古镇项目,已于上月正式签约,总投资3亿元。
在新兴旅游项目——隐水洞景区,该县除继续完善导游、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服务,努力打造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和游客最满意景区外,还将重点开发太阳溪、银河谷、腾龙溪、盘龙溪等四大漂流项目,确保今年全部开漂,让万千游客纵情其间。
不仅如此,该县还努力通过建设龙图度假山庄、安业生态公园、蝴蝶谷北山石林景区、忆江南生态园等大批特色旅游项目,使旅游景区功能更加齐全,让游客愿意来、喜欢来。
活县富民,旅游拉动效益凸显
通山县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来培育,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和“旅游富民”工程,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已基本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一条龙的旅游产业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旅游业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达2万个,间接为相关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3万个。在全县255家农家乐中,涌现出了西泉、船埠、中港、青山等一批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旅游业发展还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仅今年元至6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40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8.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2%、41.7%、41.9%
大畈镇西泉村依托毗邻隐水洞景区的区位优势,兴建起60多家提供食宿的农家乐,有效解决了周边群众就业难、增收门路窄的问题。其中,仅农家乐酒店老板程诗虎家,一年的餐饮收入就达到120万元。
距隐水洞洞口不远处,县大理石博物馆项目正在进行征地开发。县旅游局负责人说,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展示、销售丰富多彩石材旅游工艺品的新兴市场。(通讯员 敖琼)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