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通山“3+1”模式做优做强合作社 创新耕耘山水间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4-06-04 09:10

  5月28日凌晨,笔者在通山县九宫绿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营销店门前看到一派繁忙景象:10多名采购员正在将蔬菜、肉食、瓜果、鲜鱼、粮油等农产品进行分解、包装、上车。

  “我们联合社的农产品在武汉很畅销,每天要组织至少5吨鲜活农产品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该联合社董事长许先文说。

  回归创业的大学生、九宫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老板程祝新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使品质超群的绿色食品消费的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如何化解资源的有限供给和满足人们食物需求不断变化的矛盾,在他们合作社的发展中得到了解决。

  近年来,在幕阜山麓的通山县涌动起一股蕴含着新型农民主体创新智慧与现代设计元素的农业发展新浪潮,“3+1”模式将山区农民合作社推进到一个全新设计与实践的新境界。

  “3+1”层次设计,架起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

  2011年10月,在全省农民合作社培训班上,茂源家兔、九宫有机茶、大幕山黑山猪、样样果业等10家合作社老板齐聚商议,想组建不同业的联合社,可当时在全省还没有先例。最后经省工商局特批同意,申办了全省首家“湖北省九宫山绿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该联合社一注册成立就引起了全市轰动。2012年3月,《咸宁日报》作了专题报道,深度反映了该联合社的起步成效。

  县经管局局长乐孟生介绍说,通山县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3+1”层次经营模式,即以“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来带动一大产业的管理模式,由联合社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原料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管理、统一资金调度,从而实现了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规范化要求。目前,该联合社吸纳了全县175家合作社参与,覆盖了8大种植业和9大养殖业,年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

  率先参与联合社的大畈隐水枇杷合作社老板袁观强说,自从参加了联合社后,社员种植的5000亩枇杷完全不愁销路了,且以每斤比本县市场高出2元的价格收购,全部销售武汉市场。抱团发展的确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未来发展方向!

  “3+1”路径设计,促进了农民增收与产业提升

  “党员走什么路,群众迈什么步,关键靠党支部。” 5月22日,杨芳林乡党委书记张燕在5全乡合作社负责人座谈会如是说。

  该乡新丰村党支部书记廖正茂介绍,该村注册申报了“通山新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土地、林地入股参加合作社,先后发展香榧、苗木、水果基地3000亩。

  燕厦乡碧水村支部书记谭崇柱和村主任江诗育,为带动村民养殖土鸡、山羊和种植金银花、绿化苗木,注册了“通山县碧水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并申报了“碧水”和“三万雄风”牌产品商标,先后带动65户农民养鸡和100多户农民种植金银花。

  县农办主任刘来鹏说,在全县385家农民合作社中,基本上形成了“支部、党员+合作社”、“致富能手+合作社”、“大学生+合作社”的“3+1”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传、帮、带的领衔作用,吸引广大农民加入合作社,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机械、人才、劳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进一步优化组合。

  目前,全县有党员干部145人、致富回归农民168人、大学生回归创业16人、退休干部职工56人等创办了合作社,且有相当一部分是有知识、有能力的70后、80后年轻人。

  通羊镇茅田村90后农民雷振兴自筹资金250万元,创办了“通山县惠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袋料香菇基地50亩。

  “3+1”制度设计:突破了农业制约因素的创新发展

  县农业局高级农业师夏有杰介绍说,发展农民合作社关键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以科技原始创新为抓手、以发展机制创新为手段、以服务体系创新为保障。全县65%的合作社聘请了政策、科技、法律顾问,特别是畜牧、水产、林特等科技人员成为合作社的座上宾。

  九宫山茶叶合作社长年聘请浙江大学茶叶专家为顾问,先后研发了有机茶、野甜茶优质产品,合作社每年销售收入以30%的速度递增。

  样样果业合作社老板舒九样说:“我们常年聘请了华中农业大学、省果树科学研究院、市县特产局等专家教授组成技术顾问组。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黄金梨、圆黄梨、丰水梨、翠冠梨、雪香梨等2200亩,并统一使用‘九重松’商标品牌,每年的砂梨销售不用担心了!”

  茂源家兔合作社大力发展机制创新,推行立体养殖、循环养殖、种养结合模式,推广“种草+养兔+兔粪喂猪、养鱼+沼气+种菜种草”的发展机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据统计,县政府先后奖励示范合作社、品牌申报、商标注册等资金150万元。今年以来,支持合作社省级财政项目扶持资金1500万元,解决助农贷资金1200万元。(通讯员 焦元德)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县检务公开进入“双微”模式 普及法律知识
下一篇: 通山县地方海事处确保渡船安全 升级GPS监控系统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