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元德报道:“不到3年时间,养殖场的总投资就突破了300多万元。”6日早上,在通山县通羊镇大畈程村的一条山垅里,乌骨山羊原种保育有限公司总经理、阿淼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从淼一边组织员工清扫羊舍,一边与笔者拉开了家常。
如今,他的公司运用租赁的旱地建成了占地60多亩、能繁育5000只乌骨山羊的圈舍,已流转林地种植了1500亩饲料草场……这一切得益于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支持。
黄从淼所说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是近年来通山县建立起的县、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近年来,为激活农业“四荒”(荒山、荒地、荒水、荒滩)资源,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业主流转,该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整合涉农项目,捆绑扶持资金、以奖代补资金等,支持农民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资助业主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大畈镇板桥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股东+社员+农户”的“二次流转”模式,引进4家公司开发荒山荒水资源,种植油茶、水果、花卉等3200多亩,水库渔业养殖500多亩,实现了企业业主、村组集体、农户股东、农民就业“四方共赢”。
燕厦乡北冲村实行“公司+村组+农户”合股开发水面、林地,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农民脱贫致富、新村环境建设“三步同进”。
县经管局局长乐孟生告诉笔者,有规模的土地流转,不仅做大了特色农业板块和支柱产业,还使昔日闲置的土地成了投资创业的“香饽饽”。目前,在全县流转的80万亩“四荒”地(其中,林地65.6万亩、耕地14.4万亩)和7.8万亩水面中,先后建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43家、农业专业大户680多家,农民因此人均年增收2500元。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