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记者镇强)13日,在全市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上,通山县“资源共享”、“村社双带”、“四方联动”等产业扶贫新模式获得一致肯定,成为引领贫困户、特困户加快脱贫的新路径。
资源变资本,村民变股民
“先将部分承包户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村委会,村委会再按照一定的标准流转到全村每一个村民……”今年,通山县以大畈镇板桥村为试验田,探索了土地二次流转促进共同富裕的“资源共享”扶贫模式。
据介绍,该县采取“土地二次流转”方式,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基地,整合低丘岗地改造、产业发展、扶贫移民等政策项目资金,与基地对接,村民以土地资源和政策项目资金入股参与公司分红,让资源变资本,村民变股民,全体村民实现共享政策、共享资源。
在“二次流转”过程中,该县通过招商引进龙头企业,解决了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通过政策资源与基地对接,使全体村民共同享受扶持政策,解决了土地流转难和农民持久增收难问题,享受政策的群众更多,带动致富的面更广,市场带动作用更明显。
自这种模式推行以来,该县新开发特色板块基地9.5万亩、达到84万亩;建成万亩油茶基地2个(大畈板桥、燕厦马桥)、千亩油茶基地12个、5000亩茶叶示范基地1个和一批千亩楠竹、杉木速丰林、香榧等连片示范基地。特别是利用冷浸田、抛荒田发展小龙虾养殖,今年新发展小龙虾基地近万亩,使其已成为继楠竹、油茶之后又一带动群众增收的亿元产业。
村社建大棚,村民来经营
“建好香菇标准棚,请来专业合作社,贷款获得流动资金,只需要贫困户经营,预计年收入2万元……”今年,通山县利用荒山岗地和房前屋后闲置地发展香菇种植,有效解决一些村缺少土地资源情况下产业发展问题,一些农村留守老年劳动力生产就业问题 ,一些贫困户产业脱贫问题。
据介绍,该县在通羊镇高坑村试点示范,探索了村建社管带贫困户的“村社双带”扶贫模式。即:村集体负责争取上级相关部门项目资金投入,建好香菇棚,交贫困户经营,一户贫困户2个香菇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香菇菌种引进、技术服务、管理服务、产品销售;贫困户通过“扶贫贷”取得香菇 种植流动资金,购置接种香菇筒,在合作社的技术帮助下种植香菇。
这种模式全面解决了贫困户种植香菇前期基础建设投入难、流动资金筹措难和技术管理难等问题。根据测算,种植香菇每亩可建5个香菇标准棚,每个标准棚可放1000筒香菇,每筒可获利10元,每亩可获利5万元左右。一户贫困户2个香菇棚2000筒香菇,一年可收益2万元左右……
四方齐联动,村民得分红
“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成立专业合作社推动,实行大户与贫困户联动,共同发展香菇产业……”今年,通山县在上仇村探索了公司+合作社+大户 带贫困户的“四方联动”扶贫模式,引导群众种植香菇,实现脱贫致富。
据介绍,上仇村于2009年整体易地移民搬迁至大路乡,建成了村庄环境整洁、户户楼房林立、公共设施齐全的上仇生态移民新村。但是,村民搬 迁后远离原居住地,缺少发展产业的土地,而发展棚架式种植香菇占地面积不大,利用山坡岗地和房前屋后闲置地就能种植,可有效解决在人多地少的情 况下群众“乐业”的问题。
于是,该村引进了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成立了通山县上仇富民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实行大户带贫困户联动,采取菇棚搭建、 菌筒采购、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四统一”,种值管理、利润分成“两分户”的方式,发展香菇产业,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县农商行丰富党建活动形式 关爱青年成长
下一篇:
通山烟草局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提高火险自救能力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钱成成报道:10日,通山县大畈镇杉木园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回归创业人士阚绍斌...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吉细满、周敏报道:“如今这街道变得干净多了,不仅每天有人定时清扫,还沿路设置了...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阮绪华、阮海琼报道:20日,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启动新一轮环境整治行动,向各类影响景区环境的“顽症”...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陈卫民、通讯员徐世聪、徐丽、何文报道:“儿子习惯了扶贫的缺席,妻子也习惯了丈夫的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