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红豆杉是2013年栽下去的,当时树苗是每棵3元,按照行情,现在每棵大概能卖到400-500元。”11月4日,燕厦乡碧水村苗圃基地里,碧水村村支书谭崇柱告诉笔者。
碧水村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小山村,山多地少,多年来是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近年来,该村两委为彻底甩掉“空壳村”的帽子,解决村里无钱难办事的局面,希望挖掘碧水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发挥这一座座荒山、一垅垅荒地的作用,让碧水村大有可为。
荒山荒地用来做什么?是从事种植业、还是从事养殖业?谭崇柱认真分析后,把目光聚焦在绿色产业上,决定在这一座座荒山、一垅垅荒地之上种下一片片林。
说干就干。2013年,谭支书带领两委班子开始在大南坑的长垅内植下桂花苗10000棵,红豆杉2000棵,总面积达60亩。经过两年的精心管护,目前苗木均已长到出圃阶段,“现在把苗木卖了吧,这样村里不仅能实现扭亏为盈,还能大赚一笔。”有人对谭支书说。但谭支书坚决予以否定,“虽然村里现在很困难,但这些都是暂时的,现在苗木出售虽然能赚钱,但利润不能达到最大化,等到苗木再长大一点,通过分批出售、分批补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碧水村就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可持续性的收入。”
碧水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只是燕厦乡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该乡18个村均建有大小不一、各有特色的集体苗木基地,全乡总面积已达2000余亩,苗木产业已成为该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通讯员 沈靖 )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记者 李思源 通讯员 赵赳) 12月26日,通城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在历经2个多月的全新装修后正式开业,科室...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世聪、成恬报道:“原来纳税失信人的危害这么大,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欠税漏税了!”近日,通山县某房地...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雷素慧报道:11月14日晚间,以“环境治理怠在哪?”为主题的第七期咸宁电视问政在通山县职教中心报告厅...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全建兰、舒林芬报道:近日,在县国税局、县地税局的共同努力下,通山县初步实现了国地税业务通办,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