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冬雨初歇,大山深处的通山县厦铺镇宋家村变得热闹起来,村里的扶贫工程重新动工了。
运石砌墙、搬木搭棚,村民们分工明确,忙得热火朝天。“这雨下得太久了,我们的工程严重拖后,趁着天气好,大家加把力,争取在元旦之前竣工。”工程负责人吉茂洋急切地说。
吉茂洋说的“工程”,是指该村的香菇基地建设,该村准备以香菇为突破口,带领群众致富。
一旁的女支书徐秋凡告诉记者,今年8月,徐家摇等村民在电视上看到县领导带队去随州考察香菇种植的新闻,联想到当下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建议村里也发展香菇种植,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
村民的建议,村领导放在了心上。选择种菇地址、引进老板投资、物色技术人员……徐秋凡带领大伙风风火火忙开了,经过4个月的紧张备战,100亩香菇基地建设已完成80%。
记者在现场看到,成箱的骨架搭建在山坳边。“基地选在山脚下、溪涧边,通风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香菇出芽发育。”徐家摇解释。
徐秋凡说,村里有18户精准扶贫户,村里准备把他们全部吸纳进来,每个贫困户依附一个种植大户,地租、材料、技术指导等全部免费,等到出菇的时候,销售由合作社全包,保证每家贫困户每年至少有1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说话间,徐家摇提出问题,前期建设花销不小,不知道政府有没有政策补贴。“老徐,你不用担心,我都替你们打听好了。”徐秋凡说,镇政府为鼓励各村发展集体脱贫产业项目,按照每户5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进行补贴,另外,对于带动贫困户发展的种养合作社,可以在邮政银行申请扶贫贷款,最高可贷50万元。
“大伙加油干,只要能让贫困乡亲脱贫致富,你们要什么,我给什么。”徐秋凡的一席话逗得大伙哈哈大笑。施工现场,叮当、咯吱等各种砌墙建设、搭棚围栏的声音更加清脆响亮,在山林中久久回荡。(记者 徐世聪 通讯员 焕雄 方桑 海涛)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