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元德、焦元潇报道:近日,笔者走进全国传统文化村落、全省绿色示范村---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看到:生机勃勃的葡萄园、干净整齐的古民居、绿意茵茵的村广场,漫步在村庄,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
“我村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连续五年来,先后争取各类项目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了路、房、水、绿、园、场等六个方面14件实事,重点以‘王明璠大夫弟’古民居为龙头,充分体现乡愁风情,创新‘美丽乡村+古民居’特色,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新农村环境整洁、设施配套、舒适宜居,每年吸引上万人参观古民居,激活了鲜虾戏水农庄、葡萄采摘等一批产业发展。”村支书王非凡介绍。
大畈镇西泉村村民程书民感慨,以前的西泉村河道污水横流、道路坑洼泥泞、群众上访闹事、村庄垃圾遍地……在省发改委驻村支持下,该村逐步改造村庄基础设施,结合隐水洞景区,建成“美丽乡村+农家乐”产业模式,发展农家乐46个,不仅村庄变样了,而且村民也致富了,连广场舞、腰鼓队也火热起来了。如今,这里变成了全省绿色示范村、全市最洁净村。
近年,该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做到环境与产业、富民与文化相结合,创新实施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每年整合2000多万元涉农项目资金,逐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让村庄整洁、环境美绿、出行便畅;另一面结合各村特色,加快发展富民产业,打造“一村一品”。
该县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中,在硬件上,大力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路网、管网、电网、水网建设,以“消土消危”房屋改造为基础,健全村庄洁净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试点村达到“四通五化”标准;在投入上,积极搭建筹资平台,争取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整合项目资金,筑牢发展底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产业上,加强资源开发力度,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打造一批农业示范园、生态休闲园、美丽乡村风情园,为美丽乡村持续发展留足“后劲”;在软件上,搭建“一五一十”工程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与文化活动,让山区农民享受城里人的娱乐生活。
据悉,该县除吴田、西泉等村创新“美丽乡村+古民居、美丽乡村+农家乐”模式外,还有洪港镇西坑村“美丽乡村+竹业”、燕厦乡北冲村“美丽乡村+渔业”、通羊镇柏树村“美丽乡村+商贸”、闯王镇汪家畈村“美丽乡村+水果”等模式,全县有85个村,形成了20多类“美丽乡村+”模式,特别是农家乐、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电商经济已在山区农村快速崛起。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钱成成报道:10日,通山县大畈镇杉木园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回归创业人士阚绍斌...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吉细满、周敏报道:“如今这街道变得干净多了,不仅每天有人定时清扫,还沿路设置了...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阮绪华、阮海琼报道:20日,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启动新一轮环境整治行动,向各类影响景区环境的“顽症”...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陈卫民、通讯员徐世聪、徐丽、何文报道:“儿子习惯了扶贫的缺席,妻子也习惯了丈夫的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