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云深处宿,一枕玉泉声。”800年前,北宋诗人蒋之奇用惟美的诗句描述这一片清丽山水。
1984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曾登高远眺,挥笔题写下“山通库活”的寄望。
通山,这个舒展在楚天之下的鄂东南腹地、幕阜山脉中段的绿色小城,被誉为“大武汉后花园”、“中国大理石之乡”、“湖北著名旅游胜地。因境内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得名,以九宫山、太阳山、大幕山、太平山、大城山、白岩山为代表的众山围环耸立,峰峦俊秀,形态各异,护卫着地处盆地中端的一湖翠绿。
高山孕育了河流。众多发源于高山峡谷的河流因山脉而生,紧紧相依,将奔腾不息的浪花,送入一片湖泽——富水湖。悠悠富水湖穿山过壑,孕育了一片沃土,历史上风调雨顺,物阜年丰,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历史的时针拨回1958年,被列为国家“二五”重点工程之一、荆楚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的富水水库即将动工,在通山县内八个公社、将近县域面积三分之一的土地上,数万群众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大局,扶老携幼、背井离乡,依依不舍踏上了移民搬迁之路。据史料记载,富水库区共淹没耕地62031亩,山林33012亩,6万余移民全部由通山县一个县安置,这在共和国的水库建设史上并不多见。
一部分移民群众难舍故土,选择了“后靠”,往两边山上撤,靠山面水而居。于是,在水库沿岸百余里的山坡、垅岔,到处都挤满了这些农民“无产者”,他们结茅为庐,遍山开荒,在石头缝里找生活,生产水平一下退到了刀耕火种的年代。
富水水库修建初期,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国家元气大伤,以致对移民应有的照顾和帮扶政策推迟了若干年。即便如此,国家也没有忘记库区,党的基层组织在这里苦苦支撑着,为了多打点粮食,县委县政府带领移民群众“旱改水”、“坡改梯”,组织群众下库捕鱼,上山种茶种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1973年,著名柑橘专家、华中农业大学章文才教授在富水库区考察时发现,这里河雾如乳,空气湿润,因水体热效应形成的特殊小气候,非常适宜柑橘生长。
但,在柑橘生产发展之初,技术力量、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效率低,库区群众日子过得依然艰难。1978年冬,一支联合调查组深入库区开展调研,随后,一篇标题为《五万移民的疾呼》的调查报告被送到了湖北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手上,这篇由原联合调查组成员、后任通山县委书记的刘绍熙同志执笔的调查报告,首度披露了富水库区群众严重的生计困难。
刘绍熙也因此文与通山县结下了不解之缘,省委任命他担任通山县政府县长,重点解决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同时,省政府下批文:从富水电厂每年的发电收入和水费中拿钱交到库区,用于解决移民生计困难和发展生产。
柑橘生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省财政、农贸、农行、交通、水利等部门,还有水产、柑桔等科研单位和专家,都加大了对富水库区的扶贫力度,纷纷带资金带项目前来通山,帮助发展。
随着农村土地、山林承包到户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三农”大政方针和开发性扶贫政策在库区逐步扎根,群众生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得以空前发挥,库区经济和社会形势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大多数移民家庭有了房子,吃穿不愁,教育、交通、医疗也有了保障,开始出现靠种养业、加工业脱贫的村组和专业户。
如今,这片方圆260平方公里湖泽沉甸得充郁丰美。泛舟湖上,两岸青山夹水,水上薄雾朦胧,碧波荡漾,山水辉映、白鹭飞翔。北岸是绵延数十公里的茂密桔林,春花带雨芳香四溢,秋果满枝遍山铄金。南岸陡峭的山体上,泼绿堆翠,错落有致。片片阔叶乔木、坡波油茶、园园修竹间,活动着山麂、香狸、穿山甲等几十种走兽。
崖壁间、岩洞中,一座座香火缭绕的名寺古刹伴着晨钟暮鼓,香火缭绕;柳枝拂水的湖岸,一重重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的庙宇宗祠和古民居村落,凭增了几份文华与风骨。
自古仙境多奇洞。千姿百态的溶洞,洞洞藏仙,洞洞传奇。国家地质公园隐水洞成型于4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是我国少有的仍然处在生长发育期的溶洞。主洞全长十华里,大洞套小洞,途涉三重九关,纵横交错,蜿蜒曲折。洞内钟乳石密布,石幔、石笋、石钟、石屏,千奇百怪,仪态万千,似人状物,栩栩如生,被专家称之为地质学博物馆,命名为华中第一洞。
洞中乘车、游船、徒步,一路走来,美不胜收。一个景点,一个传说,堪称图文并茂的神仙故事大全。
历经30年的开发,百里山川富水湖,正以她熠熠潋滟呼之欲出。
京珠、沪蓉、上瑞、昌九四条贯通东西南北的大动脉成井字型毗邻而过,杭瑞、大广、咸通三条高速交汇互通,连通华夏九州。
近年来,通山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制定实施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致力全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百里富水山居图。
随着横跨南北、联通东西的板茶大桥、牛鼻孔大桥、黄金大桥、和平大桥的相继建成通车,库区群众跨越了遥遥隔湖两相望的历史,圆了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互通之梦。
“游山、玩水、探洞、观古民居、谒闯王陵、品农家乐”。
从九宫山麓到富水湖畔,遍布全境的山水奇景联结着“八山一水一分田”,集石、峰、崖、洞、湖、河、岛、泉的大成,占尽山、水、经、文的精髓。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一重山脉、一湖碧水,正荡漾着万端风情,乘着盛世春风迎面而来。(通讯员 华小雯)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老赖玩失踪 通山县法院执行局强制开锁没商量
下一篇:
通山交警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