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满足城乡居民用水及下游农田灌溉需求 通山黄荆口水库雕琢百年品质大坝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4-15 08:37

4月2日中午1时许,艳阳高照,室外气温28摄氏度。在通山县黄荆口水库施工现场,李茂盛等几名施工人员正蹲在坝基的岩石上,用海绵清洗岩层沙尘,不知不觉汗水已浸湿衣背。

黄荆口水库位于厦铺镇青山村,山势陡峭,河谷狭窄,却拥有164平方公里的广袤集水区,是富水河的源头。眼下,这里正在建设一座坝高79.5米的中型水库。大坝按照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建成后可满足通山县城及周边乡镇近32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需求以及下游5.8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

“清洗岩层是为了让混凝土与岩石结合得更加牢固严密,确保不发生任何渗透现象。这是重大民生工程,容不下一粒沙尘。”在现场监督施工的通山县工商联主席、县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王文绍说道。

“容不下一粒沙尘”,是百年大坝工程的质量追求。

坝基清理是基础性工作,岩层爆破后的基岩需经高压水枪冲洗、海绵擦拭、热风烘干三道工序,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前岩面洁净度达到98%以上。 湖北水院地质工程师胡典说:“大坝施工必须严格按科学标准执行。”

在导流隧洞作业面,技术员严开兵操作着三维激光扫描仪。屏幕上显示,512米长的隧洞轴线误差在3厘米以内,达到行业高标准。“这条采用微震爆破技术的隧洞,每次装药量误差控制在设计值的±2%以内。”他指着洞壁的监测点说道,46个传感器正实时反馈围岩应力变化。

“容不下一粒沙尘”,折射出通山人民对这项工程的无比珍惜和重视。

过去40余年,城乡几十万名居民主要依靠石门塘和四斗朱水库供水。但随着时间推移,水库泥沙淤积,供水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寻找新的供水水源迫在眉睫。经过多轮次的勘察、选址、设计、论证,一任接着一任干,2023年黄荆口水库终于成功获批,并于2024年6月开始施工建设。

在坝肩开挖区,“党员先锋岗”的旗帜迎风招展。通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项目综合协调负责人谢家奋正在忙碌。翻开他的施工日志,可以看到这项工程的每一个重要节点:2024年8月,暴雨冲毁施工便道,施工方紧急架设临时索道,将300吨钢材分批运抵现场;今年春节,54台机械在零下5摄氏度的环境中持续作业,创下单日开挖土石方1.2万立方米的纪录……

当地退休人员成良时作为项目最早的参与者之一,望着忙碌有序的施工场景,感慨地说:“一个40多年的梦想终于快要实现了!”

(记者 甘青 通讯员 李江湖 方盈颖)


编辑:hefan

上一篇: 通山县开展国家安全观趣味游园会
下一篇: 首仓混凝土浇筑完成 通山黄荆口水库建设进入新阶段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