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从“比排场”到“比文明” 通山县岭下村文明新风拂面而来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8-20 10:25

咸宁网讯(记者 阮智愚 鲁芳 通讯员 成柏蓉)从大操大办、攀比成风到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一股文明新风吹散了陈规陋习的阴霾,通山县通羊镇岭下村的村民们放下“面子”包袱,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乡风文明的新篇章。

过去,岭下村也和许多地方一样,深陷人情往来的“泥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成了衡量“面子”的唯一标准。

“以前总觉得,场面不热闹、酒席不丰盛,就是丢人。”村民许振东回忆起过去,语气里带着些许无奈。一场丧事动辄五六万元开支,让不少家庭苦不堪言。

改变源于村里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化身“文明账房先生”,揣着“三本账”——经济账、人情账、面子账,敲开了一户户村民家门。

“大办一场,真能换来长久尊重吗?”“简办省下的钱,改善生活、孝敬老人,有没有面子?”屋场会上,志愿者们掰着手指头,细细算账,句句戳中村民心坎。

村民许振东成了村里第一批响应的人。去年,他母亲过世,全家人一致决定响应新风:不请吹打乐队,不搞哭丧排场,丧事压缩至三天,一切从简。

“说实话,一开始心里也打鼓,怕被人说闲话。”许振东坦言。然而结果却让他倍感轻松:“整个流程简单庄重,邻里乡亲都理解支持。开支比过去省了一大半,心里反而更踏实了。”这笔实实在在的“经济账”,成了他在村里现身说法、倡导新风的底气。

8月上旬,暑气未消,岭下村“贵公草堂”里,传出阵阵稚嫩而清亮的诵读声。课桌上,一本本《论语》《弟子规》磨花了书脊,孩子们正襟危坐,齐声诵读《论语》。

近年来,岭下村依托村民捐资设立“贵公草堂”,这里的公益国学课成了村里留守儿童的“第二课堂”,也成了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阵地。

“家长们最头疼孩子放假抱着手机不放。现在好了,孩子们来这里读经典,学礼仪,懂孝道,知友爱,学习做人的道理。”志愿者熊时运老师说,开设公益国学课堂就是想让文明的种子从小根植在他们心里。

“在通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通过走访入户,向群众宣传推进移风易俗,积极营造移风易俗的氛围,村里设立了移风易俗宣传栏,开设国学讲堂,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演出,提倡厚养薄葬、喜事廉办,摒弃攀比,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村党支部书记许英敏说。

如今的岭下村,攀比排场的喧嚣已然淡去。从“比排场”到“比文明”,从“要面子”到“重里子”,岭下村民俗乡风正经历着一场由表及里的深刻蝶变。这缕沁润民心的文明新风,不仅卸下了村民肩头沉重的“人情枷锁”,更催生出和谐淳朴的乡村新气象。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山县税务局:开展专项核查 筑牢征管防线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