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有温馨的廉政短信提示;漫步街头,有醒目的勤政格言映入眼帘……
如今在咸安区,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闹市街头,无论是中小学校还是居民小区,一幅幅廉政画、一曲曲廉政歌、一句句勤政励志格言,似阵阵微风轻拂人们的心田,一个党风正、为官清、民心顺的勤廉氛围正在形成。
重效率,力戒干部泡“会海”
咸安区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小会、开无食宿会、开视频会,大力降低会议成本,确保会议经费零增长。同时,严格控制发文范围,已公开发布的文件,各级各部门不层层转发,倡导机关文件电子化。
3月13日,该区召开全区纪检、组织、宣传、统战工作会议,“四会合一”,仅用半天时间,布置了党委四个重要部门的全年工作任务。
会议简约不减效,这是该区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关于开短会要求的行动之一。
今年上半年,该区严格审批和减少会议活动,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凡省、市直接开到乡镇一级的会议,区委、区政府一般不再就同一主题召开会议。
4月28日,省委、市委召开第十四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电视电话会,该区“四大家”领导、14个乡镇办和区直各单位“一把手”100多人,在区电信局二楼电视电话会议厅收听收看了省、市会议,随后,全区各单位按省、市要求和区委部署,结合各单位实际开展宣教月活动,未重复召开动员会。
5月27日,中纪委召开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区、乡镇一级及时组织收听收看,会议仅花了20分钟。同时,该区按照“简短高效”的会风要求,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零持有”报告。
“慎”吃请,警醒干部把“口关”
“公款旅游和公务接待问题可以说是老大难问题。按照中央厉行节约‘八项禁令’要求,我们积极制定并采取严格控制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该区纪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
去年,该区出台《作风建设八条禁令》时,许多人怀疑,认为“禁止同城公务宴请、工作日不得饮酒”的规定,只是“一阵风”,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已。
但时至今日,该区在落实这一规定中的强力推动和密集监督检查,一天都没有松懈,“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驾”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许多网友在网上留言:这次整改没有走过场,动了真格的。
今年初,该区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强调要弘扬清廉节俭之风,严禁公款大吃大喝和娱乐活动。
半年来,该区在公务接待中坚持做到了“八不”: 不安排迎送、不张贴悬挂欢迎标语横幅、不摆花草、不备水果等副食、不安排同城宴请、不上高档菜肴、工作日中午不饮酒、不收受任何礼品礼金(包括土特产)。这一制度出台后,不仅领导干部在城区调研,均主动要求不安排就餐,即使到乡镇调研,每到就餐时间也只是在乡镇食堂吃工作餐,轻车简从,减少扰民。
规定的坚持和贯彻,受益的不仅仅是老百姓,身处接待应酬中的党员干部也拍手称快。4月17日,湖北日报以《探访咸安机关内部食堂》为题,对该区客餐接待吃食堂带来的节约之风作了全面推介。
勤督查,引导干部过“廉节”
作风连着群众,群众检验作风。咸安区下猛药解决“不办事、耽误事甚至乱办事”这些令群众大动肝火的问题,努力打造为民亲民形象。
暗访督查、及时通报、督办整改,是该区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长期化的“三大法宝”,促使作风建设深入人心、触及灵魂。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区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巡查,重点检查“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并围绕“红包”问题、参与赌博和带彩娱乐问题、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问题等开展检查,引导干部过“廉”节。
清明节期间,该区重点开展了公车私用问题专项检查,通报公车私驾问题12起,全部整改到位,目前,节假日封存公车、公车入库渐成常态。
“作风建设重在落实,贵在坚持,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该区区委有关领导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为“五个咸安”建设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据了解,自成立转作风优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以来,该区已先后组织“一办五部”开展明察暗访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达30次,下发督查整改通知书15份,有20家单位受到通报批评,13人受到警告、停职等处分。(通讯员 赵丽红 张慧)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