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满城香,扶贫济困忙。
省、市、区、乡四级297个单位、209个工作队,合力扶贫攻坚,全区18981户贫困户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俯下身子访民情
8月28日,咸安区召开全区结对扶贫工作动员会,区直、乡直“三万”工作队变为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和扶贫工作队,并下发《在全区开展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
“贫困户登记一户也不能掉,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虽年过半百,区扶贫办副主任李应敏在工作中却一丝不苟。
进千家、访万户;问村官、作比较。5000名干部成了群众家里的常客。填表格,拍照片,上微机,18981户贫困户和21个贫困村的底子终于摸清造册了。
为了将扶贫摸底工作落到实处,该区出台10条铁律转作风。区直、乡直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到驻点贫困村调研指导1次,驻村干部常驻贫困村,常访贫困户,确保一年不少于6个月在村组工作;不能居高临下,随意指挥;驻村干部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准收受所驻村及群众的土特产等财物;不准接受基层单位宴请;不准在所驻村报销应由个人或者帮扶单位承担的费用;不准挪用帮扶资金;落实村级“零接待”制度,严禁公款吃喝。
真情帮扶暖民心
“有了你们的帮扶,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接过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恢根送来的500元慰问金和油米面,肖桥村贫困户52岁吴望珍感激地说。因女儿大学毕业后得怪病,经常发烧,到市区和武汉各大医院查不出病因,这几年来,吴望珍得到区里、温泉办事处、村干部的多次帮扶,心里十分感动。
为了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该区明确了“一二四五目标”,即“一有”:全区18981个贫困户5万贫困人口有收入来源;“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四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有保障;解决“五难”:即解决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确保2017年全区80%以上被帮扶对象稳定脱贫。同时,确保2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
为拓宽活动载体,该区把对口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与推进“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万活动”,百家区直单位党组织结对联系百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千名干部结对帮扶千名困难党员的“双百双千活动”,百名区人大代表帮扶百户贫困户的“双百帮扶活动”,百名区政协委员资助百名贫困生的“双百助学活动”等结合起来,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长效机制助民富
扶贫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须建立长效机制,长久攻坚。
一方面,该区分类指导,实行一户一策。如对于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以及因病残灾致贫的、五保户、孤儿户、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逐一落实结对帮扶干部,重点在资金、物资上帮扶;另一方面,增强造血功能,对有劳动能力而无致富门路、有致富门路而无投资本钱的一般贫困户,重点在信息、技术、项目、政策等层面上帮扶。如帮助双溪程桂兰发展养鸡致富,帮助张长川发展茶叶基地致富等。还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户学会一技之长。
对贫困村,区政府聘请专业机构,科学编制咸安区3年扶贫攻坚整村推进总体规划。各帮扶单位按照“一村一策”原则,根据各地特色资源和生态优势实际,因地制宜地引导、支持村组发展蔬菜、茶叶、楠竹、速生丰产林、花卉苗木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今年,区直123家单位对口帮扶51个村18个社区998户贫困户47.04万元;区人大组织百名市区人大代表为特困户送慰问金20多万元,向贫困户提供创业资金达240余万元,启动实施养殖、种植、加工、运输、安居房建设等项目116个,直接安排人员就业77人,已产生经济效益310余万元;区政协组织100名市区政协委员资助231名贫困学生63.98万元。咸安扶贫之路凯歌阵阵,奏响了社会发展的最强音。(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陈大银 王春仙)
编辑:Administrator
通讯员吴涛刘茜摄10月3日,游客在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景区戏水游玩。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20%。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冰报道:2017年12月27日,咸安地税局扶贫工作组的干部职工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结对帮扶点长寿村...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周巧荣 熊虎)12月23日,记者从横沟桥镇第四届党代会和第九届人代会上获悉,201...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张腾)12月19日,记者从咸安区马桥镇第九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获悉,2018年,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