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态西瓜的上市之旅
5日,咸安区横沟桥镇孙田村,农民熊学敏的23亩生态西瓜基地又迎来一拨采购西瓜的客商。
“真脆,真甜。”客商陈某品着西瓜赞不绝口。“麒麟瓜皮薄肉甜水多,靠生态技术生长,1个10斤左右,很受市场欢迎。”熊学敏笑呵呵地说。
熊学敏告诉记者,在咸安区农业局的指导下,西瓜生产中使用生物肥料,及时使用扑虫灯、黄板等杀虫,今年亩产西瓜可达万余斤,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明年打算扩大规模20亩,全部用上钢管大棚,提高大棚抗灾能力,提高产量。
不远处,浙江老板林文飞的230亩麒麟西瓜大棚也是绿油油一片,一个个圆溜溜的西瓜正运往来自武汉的水果车上。
“除品种外,提倡生态种植,低肥低药,生物杀虫是瓜品质上乘的重要原因”,区农业局西瓜技术专家徐振强说。
在咸安,该局鼓励种植大户在品种品质上做文章,做到生产生态化,瓜果蔬菜上市无农药残留。并对全区范围内50万亩蔬菜水果进行免费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一片有机茶叶的生产之路
千亩茶园,桂花摇曳,绿波荡漾。自己研制生物“杀虫药”,茶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14年生产生态有机茶,8日,笔者来到“奇人”张加川的茶园探访。
茶园创办于1998年,面积已达1200亩,自发研制的制茶机械已能代替人工制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走进荣誉室,从国家到地方各类奖牌摆满壁柜,国际名茶金奖、湖北十大有机名茶等抢人眼球。
在茶园里,张加川种上了桂花,让茶叶吸收桂花的香气;把福鼎大白茶嫩绿茶叶剪下来做肥料,保肥保土,只取1%的优质茶叶出售;坚持用生物技术防虫,除黄板外,研制了一种新型茶树植物源防虫剂“查虫清”,既防虫,又兼顾叶面施肥。正在研制的一种新生物农药“茶皂素”没有一般农药的毒性,而是利用添加植物的不易消化、胀气等特性,让害虫胀死。
如今,湖北川玉茶业有限公司已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辐射带动茶叶种植合作社2个,建设有机茶园5200亩,并带动周边150户茶农依靠有机标准茶园致富,人均增收1000至2000元。
在咸安,上规模的茶叶基地已有10万余亩,生态产茶正成为咸安茶商的共识,茶产业悄然成为咸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粒生态大米的生长之迹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对于粮食生产,咸安区毫不含糊,开足马力向十二连增迈进。
在向阳湖农业科技示范区,坤元第五季的2000亩早稻生长旺盛,正步入生长成熟期。双溪桥镇杨堡畈,上千亩早稻也长势喜人。
“统一备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防虫,机械化生产,全程化服务,产量肯定会提高。”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双溪农技站长张治国喜不自禁。
为了生产优质生态大米,咸安区农业局实施工厂化育秧,统防统治,不让一丘田闲着;区财政局争取到全省全程社会化服务资金1000万元支持农业生产,区委区政府也配套400万元资金支持,统一使用有机肥,加大防虫力度,加大复种面积。
为生产生态大米,在防虫治病上,咸安区突出“绿色防控”生态治虫。今年,区农业局在横沟桥镇建立180亩水稻二化螟防治试验示范基地,通过采用百米生物公司全能杀虫平台和生物导弹的组合技术,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田间枯鞘率控制在5%以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80%以上。
“探索出适宜我区作物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区农业局局长王勇说。
如今,生态农业在咸安正扬帆起航。(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金志兵 陈卫东 樊飞跃)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