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庚子之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战“疫”在全国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3日,咸安区成立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抗疫战歌。
这场大考,咸安区第一时间启动战时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第一时间开展生命大营救,第一时间开展流调进行源头大排查,第一时间密织疫情防控网,第一时间谋划复工复产……磨砺了区、乡、村(社区)等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有方。
这场大考,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等扛责上肩,沉一线,抓供给,抓捐赠,抓复产,抓保障,汇聚成一股抗疫的磅礴力量。
这场大考,77名云南医疗队员千里驰援,带来了精湛的医术,带来了捐赠物资和云南人民的温暖;全区社会各届爱心人士也行动起来捐款捐物达数千万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这场大考,滇鄂齐联手,中西医结合,全面实现了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目标。2月7日首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月21日年龄最小9个月的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月26日首例危重型病例治愈出院;2月27日年龄最大90岁的确诊重症病例治愈出院;3月6日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病例(含临床)实现清零;3月17日市中心医院最后一例病例治愈出院。
截至3月30日,咸安区311例确诊病例(含临床诊断病例)治愈出院307例,病亡4例,治愈率98.71%,病亡率1.29%。
决心之战
强化担当,提升政治站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咸安区始终把疫情防控当做头等大事和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总要求,省委提出的“两大关键环节、三个全覆盖、两个闭环、五个保障”、市委提出的“人到人、面对面、可核查、有奖惩”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市区“一盘棋”思想,坚决扛起“主城区”责任,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
1月22日,咸安区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拉开战“疫”序幕。咸安区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指挥长制,健全会商研判机制,坚持做到“工作一天一会商、任务一天一交办、情况一天一汇总”,切实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通过层层压实防控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全面开展返乡(流入)人员摸底排查,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区委书记李文波、区长魏朝东要求,对确诊患者要做到应收尽收,最大限度提高收治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咸安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案,指挥部下设“一办十六专班”,每个专班由一名区级领导挂帅。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先后调整配强了防控组、医疗救治组、流调消杀组,新增了社区组、农村组、特殊群体组、复工组、企业服务组、外事组等专班,形成了“一办多组”作战指挥体系,并按照“一深入三及时”要求,定调子、指路子、开方子,形成了“千斤担子众人挑、区级领导示范抓、三级书记带头扛”的全员上阵格局。
战“疫”打响,全区干群“攥紧拳头”抗击疫情,区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夯实落细抗疫举措,医护人员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基层工作者进村入户“硬核”排查,数千台流动大喇叭走街串巷做防疫宣传,警察和志愿者日夜坚守在交通卡点……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在最短的时间里布下了一张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
科学之战
精准发力,把严防控关口
为全面掌握疫情发展情况,彻底阻断疫情蔓延渠道,咸安区不断创新举措,加大排查管控力度,努力实现排查无遗漏,处置高效率。
1月25日,动员区、镇、村(社区)干部迅速下沉网格、村组一线,全面开展返乡(流入)人员摸底排查,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按照“五个严管”要求,城区所有小区、村组、居民点实施24小时最严格封闭管理,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成立特殊群体组,进一步加强特殊群体疫情防控和关爱保护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一个都不能少”。
建立健全分析研判、信息反馈、审核报送、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加强区指挥部、乡镇办场、各工作组、社区村组等工作衔接,加强区卫健局、区疾控中心、集中隔离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修订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出院病人交接、流调隔离等相关制度,完善了发热病人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等工作流程,形成了“摸底排查-专车转运-留观收治-隔离观察-医疗救治-居家管理”等收治工作闭环。
针对前期数据分散、数据闲置、口径不一等问题,成立了专门的数据处理中心,抽调了1名局长专门负责数据审核把关,对社区摸排情况、发热门诊情况、流调追溯情况、集中隔离情况、医疗救治情况等进行分析研判,形成“汇总-分析-研判-推送-核查-反馈”的数据应用闭环。
全民之战
联防联控,织牢防控网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冲锋在前,不计得失、不讲条件,纷纷加入战“疫”大军中,人人争当抗“疫”战士,充分展现了咸安干部群众不畏艰难、敢打敢拼、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严格交通管制。在国省道干线布设10个查验站,一开始就把阻断咸安与重点疫区进出通道作为重中之重,在高速公路、铁路设置8个查验站,特别是在与重点疫区交界的地方设置10个值守点,严防重点疫区人员、车辆输入。从2月3日起,按照区指挥部12号通告,严格控制城区居民出行,全面落实“121”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集聚,当天下午3点进一步升级管控措施,在永安城区设置17个阻控点,实行最严格交通管制。
强化封闭管理。对相关病例小区、楼栋、村湾等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全市第一个封闭管理的福星城小区有关工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从2月5日起,逐步升级防控措施,坚持“五个严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一律实行24小时最严格封闭管理,所有药店一律严禁出售发热类药品,所有村湾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个体诊所和民营医疗机构一律严禁接收和治疗发热病人。整合市直单位1009名干部,区直单位1210名干部,发动4920名志愿者下沉到小区,协助做好封闭管理工作。成立区、镇、村三级巡逻队、突击队,通过街面盘查、口头训诫、集中教育等方式,确保社会面管控到位。
全面开展排查。发动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物业公司、网格员等,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摸清返乡人员、发热病人等人群基本情况,了解健康状况,建立动态台账。2月中旬以来,对摸底排查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按照“以房管人、一房一户、一户一表”原则和“现居其中、确有其人、此时有人”要求,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进一步对辖区内现有居住人员进行网格化、地毯式摸排,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断一天。
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对居家观察人员每天进行体温测量、电话访问、实时登记,落实好“两分一戴两测”措施;前期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严格落实“一包一”措施,后期实行统一集中隔离;对“四类人员”严格落实“一包一”措施,疫情期间一律不得离咸。加强重点场所管控,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主管责任,加强对精神病院、福利院、养老院和看守所、拘留所等特殊场所管控,及时提供健康监测、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服务,对看守所、拘留所等重点人群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做实流行病学调查。整合市区流调队伍,由公安局长牵头,从公检法系统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形成20个共计80人的流调小分队,综合利用公安、电信、乡镇等各方信息,落实“首问流行病史”制度,严查密切接触者,全部落实医学观察措施。
实施集中隔离观察。依法临时征用太乙温泉、华信酒店等19个酒店作为集中隔离点,截至3月30日,累计集中隔离2478人,集中隔离人员全市最多、任务最重。由1名常委负总责,每个隔离点由区级领导或区直单位主职具体负责,配备公安、医务、消杀、市场监管等人员,组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优化登记、转移、交接等流程,严格“四张清单”管理和采取“六不准”措施,落实核酸检测和CT检查,实行应隔尽隔、应测尽测。
仁心之战
整合资源,全力救治患者
在疫情防控中,咸安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依靠云南援助医疗组技术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和“四集中”原则,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规范发热门诊。全区设立16个发热门诊,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首诊负责制、预检分诊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发热病人日报告制度,对发热病人实行“三专”接送,进行“三项检查”,落实“三医”会诊,把好“四个环节”,优化畅通收治转诊通道,严防发热病人自行就诊。
建设定点医院。将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第一时间转移413名留院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改造扩容,将病区由最初的1个改造至12个,病房由24间增至184间,床位由60张增至552张,从一开始就实现了“床等人”。截至3月30日,投入1650万元紧急购置呼吸机、心电监护、空气消毒机等一批急需救治设备。
整合救治力量。抽调541名医护人员投入一线救治,发挥云南医疗队77名队员在救治、院感、心理、护理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建立排查、会诊、收治等制度,提升救治能力和诊疗水平。充分依托市中心医院优质资源,加强对危重症患者治疗。
提升救治水平。与云南医疗队联合组建14人的专家团队,对患者按照“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分类管理救治,通过专家会诊、紧急会诊、远程会诊等方式,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实行个体化诊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作用。累计有32名重症危重症患者转为普通型治愈出院,成功实施了全市首例新冠肺炎产妇剖宫产手术,成功治愈了全市首例危重患者以及90岁的重症患者、9个月大的婴儿患者。
落实关爱举措。紧抓院感防控不放松,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截至3月30日,每人一次性补助6000元以及每天400元或600元的专项补助全部到位,落实一个专班管食宿、每天一通电话、每周一次看望、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等“五个一”关爱措施,实施了记功奖励、晋职晋级等激励政策,特别是做好云南医疗队生活保障工作。
宣传之战
立体全面,凝聚磅礴力量
春天的香城,在1503平方公里的抗疫战场上,铜锣敲起来,快板打起来,顺口溜唱起来,宣传车响起来,视频抖音微信飞起来,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宣传作品入脑入心,成为抗疫战场别样的风景,为全民抗疫注入信心力量。
土玩意喇叭铜锣“响起来”。全区各乡村社区操起喇叭铜锣土玩意,成为防疫宣传战场上的香饽饽。启动了村村响,2800余个小喇叭在村头地尾响了起来,450台宣传车进村入户上街道全天候全覆盖,营造全方位的防疫宣传氛围。
新花样顺口溜快板“唱起来”。区委宣传部和区文联发动作协、诗协、朗协等百余名文艺作者参与创作抗疫顺口溜、快板、诗词散文等作品,共收到作品700余篇次,并挑出优秀的顺口溜、快板等作品录成音频在新媒体刊发,在全区广为传诵。
硬核标语横幅“拉起来”。印发《致全区人民的一封公开信》13.749万份,短信10万余条,制作宣传横幅5000余条,成立88支宣讲队,出动450辆宣传车,利用13个乡镇场124个村6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防疫知识和信息,做到防疫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保障之战
战时状态,展现过硬作风
疫情肆虐,但真奥药业、兴兴奶业等爱心企业,咸安农产品流通协会、社会爱心人士、云南部分县市等爱心捐赠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温暖了咸安的春天。同时,咸安区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医疗物资优先调配,生活物资优先保障,打赢保障之战,确保社会稳定。
强化医疗物资保障。加大医疗物资保供力度,按照“重点保障、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分配至全区16家医疗机构、28个隔离点、安置点和医护人员集中居住点、46个交通卡点、13个乡镇办场以及各类特殊场所。截至3月30日,区财政共拨付防控资金4761万元,向上争取资金2611万元,接受捐赠资金2745万元,接受捐赠的大批物资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乡镇、村(社区)。
至3月8日,对“逆行”援咸医疗队队员,除医疗机构配发医疗保障物资外,按政策落实一次性补助、发放临时性补助183.74万元,集中安排在维也纳酒店居住,提供生活、安全及个性化服务。配备微波炉,保证医疗队员吃上热饭;在酒店大厅设置中药饮,保证医疗人员随时饮用。
强化生活物资保障。严格落实“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责任制,开辟物资调运绿色通道,封闭管理期间共设立2家农批市场、325家生鲜蔬菜店、母婴店、药店等生活物资保供点,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全面落实代购员制度,2071名小区代购员、118名理发志愿者等活跃一线,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法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立案11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落实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包保制度,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等救助救济,拨付救助资金3724万元。
强化纪律作风保障。抽调专班,设立7个督导组、3个问责组,按照“日督查、日反馈、日通报”要求,切实加强重点监督、“贴身监督”,印发督查专报40期,通报并督促整改问题412个,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责党组织12个、责任人68人,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纪律作风保障。
复工之战
迅速突围,抢占发展先机
在疫情得到稳控的同时,咸安区第一时间谋划复工复产工作,在危中寻机,迅速突围,把疫情损失夺回来。
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援企惠企政策措施,建立“一对一”驻企特派员制度,全力解决审批难、返岗难、物流难、用工难、融资难等“五难”问题。截至3月30日,已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154家,复工率100%;企业员工到岗20296人,到岗率88.5%。
加快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制定重点项目复工责任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个专班服务、一个项目秘书”的“五个一”包保机制,分区分级分时推进复工开工。截至3月30日,4个省重点项目、19个市重点项目、15个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10个入库在建项目全部复工。
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探索开展“不流动、不见面、不接触”的网络招商模式,通过“云招商”方式集中签约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其中:3月8日集中签约了永恒辉自动化医疗器械制造、自动高速绞线机制造等5个重点项目,引进投资3.7亿元;4月23日集中签约了智能制造产业园、爱鑫医疗、华宁防腐耐磨研究院、华中文化产业发展基金4个重点项目,引进投资16.12亿元,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招商不断档、不减速、不停步。
加快农业复工复产。抽调100名干部组建8个专班,建立区乡“五个一”对接服务机制,统筹抓好春耕备耕、森林防火、造林绿化、美丽村湾建设、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截至3月30日,51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10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部复工,所有农资售卖点、规模养殖场等全部复工;整修大中型耕整机225台套、配套农机具530台套;在田作物面积46.5万亩,耕整田地9.7万亩,蔬菜育苗210万株、播栽7.7万亩,水稻育秧103亩,补植茶园1777亩;6个在建续建重点水利工程和高标田11个标段全面复工;236名森林防火员上岗到位,完成了造林绿化1.27万余亩,启动30个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点建设,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加快商贸企业复市。实行限制清单管理,落实备案制和承诺制,限制清单外分类分时推动复工复市,并通过线上指导、审批零见面等方式快捷办证。抽调160人与市直单位一起,在城区组建100支巡查队,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巡查管控,督促各市场主体做到员工排查、防控物资、经营管理、清洁消毒“四个到位”。截至3月30日,14个限上批发企业、80个限上零售企业、20个大型商超、9个品牌连锁店全部复工,15个城区农贸市场除7家改造关停市场外已全部复市。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落实关爱措施,对4333户低保户8001人发放低保金7697万元,对1070名特困人员发放救助金325.6万元。引导就业务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6420人,落实扶贫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942人,组织3851名省外务工贫困人口有序返岗。开展消费扶贫,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合作社、电商服务站,通过职工认购、上门收购、农超对接、电商销售、以购代捐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和带贫市场主体销售农产品。
特色工作
建起一支“永不走”的社区治理队伍
2019年3月,咸宁市成功入选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是全国唯一入选的地市级单位,也是全省3个被确认单位之一。咸安城区作为咸宁市主城区所在地,是全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主阵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通过打造一支“永不走”的社区治理队伍,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建立一个“永不走”的支部。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建立的小区卡点临时党支部,所有小区全覆盖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建立单位自管小区党支部263个、物业管理小区党支部165个、“三无”小区党支部250个,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同时,优中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就地转任选派“第一书记”,市区两级选派“第一书记”652名,街道社区选派“第一书记”13名,其中市区单位中层以上干部586名、占比88%,下沉干部转任选派622名、占比93%。
留下一支“永不走”的队伍。一是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网格员一律下沉小区,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先培养入党,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加强楼栋长队伍建设,推选楼栋长(中心户)1167名,实现所有小区(含散住居民区)全覆盖,促进了社区治理往小区落地、在楼栋扎根、向住户延伸。三是加强志愿者骨干队伍建设,组建小区骨干志愿者1930名,疫情期间主要负责卡点值守、物资配送、政策宣传等工作,疫情之后带头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创建、小区治理等志愿服务工作。
完善一套“永不走”的机制。一是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小区党支部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明确党支部书记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得力助手”,楼栋长(中心户)和志愿者作为网格员的“一线助手”,共同参与所在辖区内社会治理工作,推动社区治理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二是完善保障机制,每个小区党支部每年落实1万元工作经费,每名志愿者按照每人每月100元标准,发放交通和通讯补贴,建设小区党支部活动阵地。三是完善考核机制,由街道社区对小区支部班子、“第一书记”、楼栋长(中心户)、志愿者等各类社区治理工作者实行“一揽子”考核。
闭环管理打造“铜墙铁壁”
2月底,高桥街居民阮乐因低烧37.3度,他第一时间上报到镇里。镇卫生院当即安排120专车,将阮乐接至卫生院,经查血初排,阮乐被确认为细菌感染,医生开药处理后,他被专车送回居家隔离。
“乡镇和社区不允许病人自行就诊,各卡点也不会放行。必须由专车接送。”该镇党委委员吴东东说,发热病人从初排到居家隔离,可以形成一个收治管理的“小闭环”。
“我们只接收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120专车送来的病人,抽血和CT检查30分钟能拿出结论,符合疑似病例者,立即收治入院。”该区定点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涂平告诉记者,按照闭环管理原则,该院逐步完善了一套从接送、筛查、收治、出院到留观期满的收治“大闭环”流程,每个环节均由专业人员和专门车辆负责,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涂平介绍,该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病人,有武汉接触史的第一代病例占95%,其余为被第一代病例家庭感染的第二代病例,至今未出现第三代病例。
“闭环的形成,是咸安在市防控指挥部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的经验累积。”咸安区副区长陈文钢介绍,所谓闭环,就是每一个防控措施背后,都有相对应的下一步,并且能够找到“回路”,形成循环。且循环必须完全封闭,以确保安全。
陈文钢展示了一幅类似“飞行棋”的手绘疫情防控工作闭环图,“棋子”从社区摸排开始前进,如有发热症状,由乡镇、办事处的发热门诊初步排除。不能排除的转送至定点医院甄别,不论症状是否明显,都采取核酸检测+CT影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确诊患者入院治疗后,进行两次核酸检测+CT影像检查,出院后先集中康复观察14天,再居家观察14天,观察期满通过随访复查后,“棋子”最终回归起点社区。同时,每个环节被排除的病例,均有“回归通道”。
“闭环管理的作用,就是确保全流程可控,掐断病毒流向社会的风险,实现最短时间收治、最佳效果出院、最严密监管。”陈文钢说,在疫情爆发初期,区指挥部的各种电话24小时响个不停,十分繁忙。实施闭环管理后,不管是区、乡政府还是医疗机构,都能顺畅地按照流程进行下一步,从而由被动防疫变成主动防疫,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在“收治闭环”的同时,该区也形成了疫情防控的“信息闭环”。成立专门的信息中心,由20名干部组成,整合公安、医院、疾控等多个此前未能“互通”的平台,让信息流变得更通畅。所有信息从过去的“主动索要”,升级为“直接推送”,不仅为指挥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为专家组提供了宏观数据支持。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同按“美颜键”
4月7日,鄂棉小区把当月主题党日“课堂”搬进居民小区,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员、包保单位党员、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小区周围环境进行大整治,并开展暖心走访活动。
4月8日,浮山办事处甫兴社区洪园小区党支部开展第4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区委书记李文波作为一名党员参加。清扫垃圾、修剪绿化带、铲除牛皮癣、清理卫生死角、放置捕鼠笼、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工作一丝不苟。
为开展好第32个爱国卫生月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活动,咸安从4月开始,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月活动,开展公共卫生、重点区域“大清扫”,’经营行为、建筑工地、交通秩序“大整顿”,万余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等联手同按环境整治“美颜键"。
同时该区开展了农贸市场野生动物检查行动,创建了一批健康促进食堂,开展了“除四害”活动和无疫单位创建评比活动,表彰命名一批卫生先进单位,促进了环境卫生提档升级,居民卫生饮食良好习惯的形成。
据悉,在环境整治月中共清理垃圾、废弃物、水葫芦达百余吨,清理流动摊贩2400余处,规范经营户600余户,规范共享单车摩托车达4000余次,劝阻麻木300余次。
(策划供稿:咸安区委宣传部、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20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