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 正文

咸安:确保种满种足种绿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8-11 09:00

“抢收一点是一点,抢种一点是一点,在我们受灾最迷茫的时候,多亏农业农村部门送来了好政策,鼓励合作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7月24日黄昏,在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的蔬菜应急育苗基地,“80后”青年、基地负责人黄聪说。

2014年,黄聪从广东回乡投身现代农业,建起了设施大棚种蔬果,前几年赚钱,今年遇到暴雨灾害,200亩美都西瓜第二期熟果近半被水淹了,可能要损失100多万元。“天天都在抢收、抢种,当前抢出来的10多万斤西瓜正待销售,80亩辣椒、茄子正在育苗,准备免费发给周边有需要的农户。”他说。

因遭受多轮连续强降雨,咸安区河湖库堰高水位运行,造成部分地方内涝、漫水淹渍,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损失。面对灾情,咸安区委、区政府主动作为,带领62万干部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开展抢排、抢管、抢收、抢种、抢修。

连日来,在汀泗桥镇赤岗村,俊敏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开俊抢收完百余亩倒伏的早稻后,已经为种晚稻做好准备。

7月26日,咸安区晚稻机插秧现场推进会在俊敏合作社的示范基地举行,来自全区100多名农技人员、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参会,还邀请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程建平、植保土肥所研究员袁家富现场授课。

只见两台装满绿油油秧盘的插秧机正在水田里来回作业,机械开过,秧苗均匀、整齐地插入翻耕好的水田中。“今天栽的晚谷秧品种,全生长周期112天,每亩产量大概能在900斤以上。”杜开俊介绍,第一批育的秧全部被水冲毁了,后来又分别在7月5日和7月9日补育了两批秧。为减少损失,补机插面积为500多亩。

在双溪桥镇、贺胜桥镇,村民加紧补种水稻3500多亩;在汀泗桥镇垅下村,受淹的6个小组的村民,正在补种秋玉米和荞麦;在高桥镇白水畈,村民正在对被水淹的田块进行翻秋;在大幕乡双垅村,村民正在为受灾的水稻打药追肥;在官埠桥镇,村民正在补投鱼苗1207亩……

“争取做到夏季损失秋冬补、水田损失旱地补,确保种满种足种绿。”咸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勇说,咸安区及时抢收成熟的早稻、玉米、蔬菜、瓜果等在田作物,积极开展早稻抢收、水稻绝收面积改补种、晚稻抢插秧、“两迁”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田间管理等工作,尽量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目前,咸安区政府已列支200万元资金,由区农业农村局集中购买早稻翻秋种子3.6万斤,免费发放给各乡镇用于生产自救。全区目前已抢收早稻5万亩,抢收蔬菜、瓜果3600亩,抢排面积8.5万亩,抢管面积33.5万亩,改补种农作物3.03万亩。

(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乐明凯)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留守儿童乐享免费“艺术大餐”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