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记者相约来到咸安区双溪桥镇伯敬小学采访。刚步入校门时,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教师便迎了上来。她就是2023年度荣获该区双溪桥镇教育总支授予的“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该校 2(1)班语文科任教师、教务主任——陈芷晴。
今年27岁的陈芷晴,中小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文凭,上世纪九十年代未出生于崇阳县,2018年6月从湖北经济学院毕业后,通过咸安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金榜题名”,被分配到该校任教至今。
■用爱呵护学生
爱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行为,是生活深处一朵炙热的火花。师爱更是神圣而伟大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陈芷晴在教育工作中,正是这样热爱每一个孩子。她深信只有爱孩子,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去年冬天,班上学生张勇(化名)下雪的时候还穿着一条破裤子来上学。对此,陈芷晴关切地问张勇,张勇说他家困难,买不起衣服穿。陈芷晴听了很是心疼,立即给孩子从头到脚买了一套厚实的新冬衣。虽然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份暖心的举动却彰显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用心转化学生
陈芷晴常说,每一位孩子都是“天使”,都不能抛弃或者放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平时工作中,她总是主动关心班里的后进生,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备至,用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学生王强(化名)经常捣乱,上课不听讲,作业完不成,学习成绩差。陈芷晴经过家访得知王强的父母离异,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年纪大了,根本无法辅导他做作业。于是,陈芷晴便利用下课和放学的闲暇时间辅导王强,并在王强生日的时候带上蛋糕去他家,陪王强过生日,使王强感到十分温暖。在陈芷晴的关心下,王强“华丽转身”,学习成绩逐渐提高,期末考试成绩进入班上优等之列,并荣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用责鞭策学生
采访时,记者获悉,陈芷晴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总是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处处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坚持每天第一个到校,和学生一起扫地,下课和学生一起做游戏,看见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学生。一天课外活动时,陈芷晴发现教室走廊有一些纸屑。于是,她便躬下身子,将纸屑全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陈芷晴这一举动,被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此,学生们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注意讲卫生、爱清洁,发现哪里有垃圾就及时清扫。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把爱的种子播撒下去。‘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采访结束时,陈芷晴这样对记者说。
(图/文 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陶疆雪)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学习培训 “充电”提能 咸安50名农民学员走进培训课堂
下一篇:
更高标准 更实举措 更严要求 咸安持续改善山林河湖生态质量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金志兵、郑进平、吴溢华报道:3日晚,咸安区双溪桥镇政府宿舍楼内灯火通明,该镇年轻干部正齐聚一堂,...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吴溢华报道:昨日,双溪桥镇育秧工厂1000平方米的大棚内,一群农民正围着育秧盘查看秧苗长势,个个都已汗...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细红报道:“今年龙虾卖到20多块钱一斤,还供不应求,这条致富路算是走对了。”13日,咸安区双溪桥镇...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常忆南、张军报道:12日,双溪桥镇驻株洲支部委员会成立,34名在株洲经商、务工的流动党员在异乡也能感受...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吴溢华报道:昨日,双溪桥镇育秧工厂1000平方米的大棚内,一群农民正围着育秧盘查看秧苗长势,个个都已汗...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细红报道:“今年龙虾卖到20多块钱一斤,还供不应求,这条致富路算是走对了。”13日,咸安区双溪桥镇...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常忆南、张军报道:12日,双溪桥镇驻株洲支部委员会成立,34名在株洲经商、务工的流动党员在异乡也能感受...
今年,咸安区以实施湖北省商品粮大省奖励支持粮食生产资金项目,积极调整水稻种植结构,在汀泗桥镇、向阳湖镇、双溪桥镇和贺...
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余静16日下午3时许,凉风乍起,寒气袭人。该区区委书记李文波以一名普通人大代表的...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建伟、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余静报道:16日,凉风乍起,寒气袭人。该区区委书记李文波以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