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 正文

咸安汀泗桥镇董河图 “龙须沟”华丽变身美丽村湾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1-21 10:09

乡愁是老屋门前的小河,轻淌着儿时不尽的欢乐;乡愁是一抹永不褪色的颜色,鲜亮如故。时下的咸安区汀泗桥镇长寿村十一组的董河图,正是在这一抹乡愁的牵动下,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从到处都是撂荒地的“龙须沟”,摇身一变为生态优美、宜居宜游并且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态村”。

沿着宽广的刷黑道路来到长寿村十一组的董河图,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石桥上“山野间 稻谷里”六个橙红色的大字,结合不远处古香古味的风雨亭和周围大片的翻耕土地,不免让人想起儿时在田埂中奔跑、嬉戏的美好回忆。走进村湾里,刷黑的产业路围绕着村湾向远处延伸,整洁的房屋、鲜艳的壁画,以及用最常见的青瓦与红砖打造的形态各异的围墙,蓬勃向上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近几年来,我们董河图的变化非常大,环境变得优美了,道路修宽了,花草树木增加了,农田改造了,村民的文明意识也提高了。在这种好的环境中生活,我们感到非常幸福。”长寿村村民李小燕说。

据该组村民介绍,董河图全组共有村民29户,总人口112人,因为村湾处于北洪港上游,途经的河道狭窄,一到夏季河水臭气熏天,导致人口大量流出,村里的田地也随之撂荒。恰逢2023年“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如火如荼开展,长寿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看着周边村组的居住环境因为共同缔造而变成了“花园洋房”,看在眼里的村民代表回来后一鼓作气,带头对自己的房前屋后和村湾环境进行大整治。

长寿村十一组组长董永炎表示,在2023年村湾共同缔造中,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民主动投工投劳203人次,捐款151000元,无偿拆迁老旧房屋8间、让地6.5亩。“像我后面的这些围墙和门楼都是我们自己建设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才有了我们董河图今天宜居宜游的美好环境。”

随着村湾的变美,逢年过节回来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蜕变,心中也产生了留下来发展村湾的念头。在外见多识广的五位年轻人聚在一起一商量,发现村湾大面积的撂荒地大有可为。

“种中药材也是一个契机,我朋友在亳州那边的中草药种植基地有上千亩,我到那边去玩的时候,跟他交流了一下,并到基地参观了,也邀请他们到我们这边现场指导。”长寿村十一组村民杨义益说道。

说干就干的杨义益同组里村民商量后,当即流转闲置土地100余亩,整合低产林地及撂荒地,集中种植中草药白芷。忙时中药材种植和除草用工每天可达三十余人,平时也能达到十余人之多。2024年,组内已种植白芷、丹参等中药材110多亩,受干旱影响,每亩收益仍达四千余元,2025年计划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至500亩。

(通讯员 夏晖 杨柳艺)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安碧桂园社区 民俗文化年味浓
下一篇: 咸安区总工会年货大礼包 温暖劳动者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