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吴文谨报道:孩子们在泳池里尽情打水仗,大人们坐在岸边悠闲话家常,义务安全员、派出所民警巡逻在欢声笑语之中,共同构成了一幅安全、和谐的夏日乡村新图景。7月12日傍晚,咸安区大幕乡常收村张铁自然湾,新建成的公益泳池正式开放仅2天,就引得十里八乡数千人前来“打卡”。
“水深仅1.2米,水是干净清冽的山泉,在这里玩,放心得很!”家住常收街道的周女士带着两个孙儿专程前来戏水。“硬核”的硬件设施和配套,让包括周女士在内的一众村民赞不绝口。
今年,常收村张铁自然湾在去年“和美乡村”建设基础上,整合流转60余亩鱼塘和闲置地块,配套建设公共厕所、淋浴间、便民商贩区,引入当地流淌数百年的山泉“鸣水泉”,精心打造出一个6000平方米的公益生态泳池。
“我们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水域整治+安全教育+休闲服务’体系,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利用硬件优势、生态优势集聚‘人气’和‘流量’,引进商业主体,完善消费业态,逐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大幕乡常收村党总支书记佘继胜介绍。目前泳池周边商业区已吸引不少市场主体前来洽谈合作。
“防溺水”历来是大幕乡的“安全难题”,这里地处偏远,河道纵横、港汊交错,过去由于缺乏规范游泳场所,想玩水的孩子们只能前往野外水域,隐患重重。特别是大幕乡作为外出务工大乡,常住人口仅一万多人,其中妇女儿童就有6000多人。
“传统的防溺水方式主要是以‘堵’为主,严防死守。”大幕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唐阳介绍:“但这种方式只‘治本’、难‘治标’,要从源头解决中小学生溺水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做到‘疏’‘堵’结合。”
大幕乡的做法是,根据人口分布和实际条件推进开放性游泳场地建设,在泳池周边设置防溺水宣传长廊,定期组织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和应急救援演练,让孩子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掌握安全常识和自救技能。
两年来,该乡已先后在泉山口村、西山下村、常收村等地建起4座公益泳池,并安排村组干部巡逻,明确安全包保责任人,完善各类设施设备。目前已建成的公益泳池,可同时供近2000人安全戏水。
大幕乡党委书记刘志敏表示,将秉持“安全为基、民生为本、产业为翼”的思路,充分实现现有设施的效益最大化,因地制宜推进亲水休闲设施建设,同步引入亲子游乐、乡村美食等业态,让公益泳池既成为守护生命安全的“防护网”,也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安区总工会推动建立就业帮扶体系开展直播带岗专场活动
下一篇:
接地气 聚人气 扬正气 咸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捷报频传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瞿关心报道:10月1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七里工业园引擎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长臂,...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晏鹏杨淦川)近日, ,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浪口村是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荆楚最美乡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对村庄进行美化...
近年来,咸安经发集团积极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熊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