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 正文

咸安官埠桥镇以科技赋能传统渔业 智慧渔场“孵”出富民产业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9-16 10:12

在咸安区官埠桥镇紫潭村,一座13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大棚内,30个直径6米、深1.5米的巨型圆桶整齐排列,桶中锦鲤游弋自如。这片闲置的荒地如今焕发新生,不仅是弘盛家庭农场的所在地,更是青年创业者胡栩通过科技赋能传统渔业、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生动实践。

从传统到智慧

科技破解养殖难题

胡栩是土生土长的官埠桥镇人,自幼熟悉鱼塘环境,深知传统水产养殖的艰辛。“父辈每天弯腰舀水测水温、深夜打手电巡塘,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收成受自然环境制约严重。”2010年从水产院校毕业后,胡栩在江苏从事了五年水产技术服务工作,深入了解到各地养殖户的实际困境。

一次赴广东、四川考察工厂化养殖的经历令他豁然开朗。当地通过循环水系统实现自动控温、水质净化,鱼类不仅生长速度快,还能有效避免病害的模式,正是他一直寻找的养殖方式。这套系统能够实现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增氧、精准饲喂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这正是智慧渔业的发展方向。

带着这份新思路,胡栩开始潜心研究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为返乡创业做准备。

政策支持

荒地变身乡村振兴“聚宝盆”

近年来,官埠桥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支持农业科技创新。2018年,胡栩带着多年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回到家乡,在官埠桥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协调下,他顺利流转1300平方米荒地,创立弘盛家庭农场,正式开启“智慧养鱼”实践。园区内30个圆形养殖桶通过高密度循环水系统,实现了对水温、溶氧、pH值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

“这些圆桶的养殖效率远超传统鱼塘,1亩地产量相当于传统鱼塘20亩!”胡栩介绍,以当前养殖的锦鲤为例,每年可出产一茬,每尾25厘米规格的锦鲤收购价达10元,30个圆桶年销售额稳定在4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从荒地向“聚宝盆”的转变。

技术共享

智慧渔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如今,弘盛家庭农场已成为官埠桥镇特色农业的亮丽名片,吸引了众多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参观考察。许多村民专程前来学习养殖技术、核算经济效益,并表达留乡发展的意愿。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亩产效益,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胡栩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锦鲤养殖规模,并积极推广高密度循环水技术:“希望通过技术共享,带动更多乡亲参与智慧养殖,让水产养殖业成为官埠桥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柱。”这一做法正好契合了农业农村部提出的“推进智慧渔场建设,加快池塘、工厂化循环水等养殖模式的数字化改造”的政策方向。

未来,咸安区将继续以科技为引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胡栩的智慧渔场不仅是传统渔业转型的缩影,更是官埠桥镇以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 陈柱 郑颖欣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马桥镇高赛村引进“巨人椒” 智能种植助推集体经济新发展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