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 正文

守住“生态底色” 绘就“发展亮色”—— 农业绿色转型的咸安实践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10-11 09:03

日前,在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15组鑫水河鲈鱼养殖基地,500多亩养殖水面波光粼粼,成群鲈鱼不时跃出水面,溅起阵阵水花,这里是我市首家规模化鲈鱼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凭借“治水有方”的生态模式与“智慧赋能”的养殖技术,正成为长江流域水产养殖绿色转型的生动样板。

近年来,咸安区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绑定,通过“养鱼治水”“粪污变肥”“科技种果”等一系列创新实践,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其探索出的农业绿色转型模式已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样本。

自2022年起,总投资1亿元的咸安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借项目东风,咸安区在诸多关键领域,实现了治理能力与效益的大幅提升。

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面,咸安走的是“全域规划、连片攻坚”的路子。近几年,当地累计投入1977万元,建起14处尾水处理示范点,把16950亩连片池塘都纳入了“生态保护圈”。

鑫水河养殖基地以“生态+智能”为核心发展理念,构建起“健康养殖—尾水循环—种养共生”的完整体系,年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

“基地应用‘三池两坝’尾水处理体系,污染物去除率超过85%,配套的循环水系统让水体回用率达到90%,真正实现了养殖尾水‘零直排’。”基地负责人杨巍介绍。

所谓“三池两坝”,即沉淀池、曝气池、生态净化池,以及介于三个池塘之间的两个过滤坝。采访当天,“三池两坝”系统正稳定运行,池塘尾水缓缓流动,经处理达标后,通过生态沟渠排入周边稻田,进一步降低氮磷排放,形成“以水养田、以田净水”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享受到科学养殖的红利后,基地适当提高了养殖密度,产量逐年攀升,仅去年鲈鱼一个品种就产出140万斤。”杨巍笑着分享道。

此外,今年3月,咸安区全面完成泉水湖4300亩国有鱼池的退养工作。如今,湖面下不再是密集的养殖网箱,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水下植被。水体透明度从之前的不足50厘米,提升至80至100厘米,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2024年的咸安同样交出了高分答卷:全区现有566家养殖场,其中395家规模养殖场配齐了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资源化利用率更是达到九成。

以贺胜桥镇穗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与咸安、通山、武汉江夏等周边300多家养鸡场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高温好氧发酵生产线,每年能“消化”10万吨畜禽粪污、5万吨秸秆,产出10万吨优质有机肥。不仅拉长了当地肉鸡产业链,打通了生态循环的“任督二脉”,还为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径。

在农药化肥减量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上,咸安也玩出了“新花样”。

走进向阳湖镇祝垴村农业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00亩的连片钢架大棚如浪铺展,棚内的盆栽蓝莓透着勃勃生机。湖北国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彦彬介绍,这里的蓝莓种植全流程贯穿“科技加持”——

栽培土采用泥炭、椰糠、蛭石搭配缓释肥混合配制,精准匹配蓝莓生长需求;智能水肥一体机可通过手机操控,自主选择不同水压、流量为蓝莓滴灌施肥,相比传统漫灌节省水肥70%以上;定期开展测土配方工作,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替代化肥,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汀泗桥镇的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以农作物秸秆、竹木加工废弃物等为原料,开展能源化、肥料化生产加工,发展炭、气、油产品深加工。目前,公司拥有3条生产线,年产生物质成型颗粒能力约10万吨,折合标准煤6万吨,让农业废弃物实现了“变废为宝”。

从“养鱼治水”守护清澈水体,到“粪污变肥”激活循环价值,从“科技种果”提质增效,再到“秸秆生能”变废为宝,咸安区以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这不仅守住了生态本底、蹚出了增收新路,更实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管控,构建起“生态有收益、产业有前景”的良性循环,真正把“生态底色”绘就成“发展亮色”,为全国农业绿色转型交出了生动的“咸安答案”。 

这份实践成果也吸引了全国目光——9月中下旬,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业发展绿色转型政策技术培训班在咸安区开班,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深入当地4个农业示范基地实地调研,“取经”生态转型的好经验、好做法。

培训班的落地,既是对咸安实践的高度认可,更让这份“生态农业答卷”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为更多地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鲜活参考。

咸宁日报记者 张欢 特约记者 胡剑芳 李婷婷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安区法学会为未成年人成长筑牢“防护盾”
下一篇: 咸安召开专题培训 确保43.78万亩天然林精准落界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