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 正文

科技赋能助力粮食增产 咸安33.5万亩中稻喜获丰收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10-14 10:11

金秋时节,咸安区的田野间涌动着金色的浪潮。放眼望去,成片的中稻田如铺展的金色地毯,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在咸安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8000余亩稻田里,数台收割机一字排开,正开足马力穿梭作业,轰隆隆的机械声奏响了秋日里最动人的丰收乐章。驾驶员操控着收割机,锋利的割刀快速切断稻秆,输送装置将稻穗卷入脱粒仓,短短几分钟,一片成熟的稻田便完成了收割、脱粒、清选的全过程,金黄的稻谷源源不断地涌入随行的运输车辆中。在粮食烘干中心,大型烘干机24小时不停运转,将刚收割的湿稻谷快速烘干。

湖北咸安向阳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汪扬介绍:“今年我们亩产大概在1200斤左右。跟去年相比,我们的单产略有提升。”

单产提升的秘诀在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2年,咸安区启动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将8000多亩土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并引进专业化种植企业开展水稻规模化种植和工业化管理。

“这项技术主要作用是节本增效。不需要人工去浸种,播种时间不受限制。跟普通秧苗相比,我们培育的秧苗苗型整齐,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强。”汪扬介绍道。今年,中稻继续采用“免浸种、免催芽”直接播种技术,在节本增效的同时有效增强水稻的抗逆性。

此外,在水稻生长关键阶段,农田管理者通过开展“一喷多促”等田管技术,实现一次作业,达到促作物生长、促灌浆增重、促单产提升和防虫防病等多重功效,为水稻稳产丰收奠定基础。

咸安中稻喜获丰收,不仅是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是农户辛勤劳作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成果。近年来,咸安区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在中稻种植上持续下足“绣花功夫”。为了实现稳产高产,农业农村部门从春耕备耕开始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优质稻种的筛选推广,到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再到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每一个种植环节都有专业技术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全区秋粮收割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总进度的70%。从目前的测产情况和已收获区域的反馈来看,预计亩产干谷可达到1000斤。”咸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张旭东说,“这几天,我们组织390余台机械,抢抓有利天气,对剩下的中稻进行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据咸安区农业农村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全区33.5万亩中稻预计总产量将超过16.75万吨,丰收的稻谷不仅装满了农户的粮仓,更筑牢了当地粮食安全的基石。

通讯员 李卫东 胡晓轩 张旭东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997万元奖补资金精准直达178家企业 咸安用“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创新发展
下一篇: 咸安精准牵红线搭鹊桥 助力农村大龄单身青年遇知音觅良缘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