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娱乐新闻 >> 娱乐热点 >> 正文

文艺院团搭起特别的舞台——中国战“疫”系列报道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02-26 13:24

对文艺院团来说,每年春节和寒假都格外忙碌。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保障观众身体健康,全国各地文艺院团都取消了演出。演出取消了怎么办?疫情当前,各院团没有一关了之,艺术家们也没有丝毫懈怠,而是发挥各自专长,结合疫情防控,为民众创作文艺作品,把舞台搭在了剧场、音乐厅、戏台之外。

剧院关门,创作继续

“我睁开眼睛,看到窗户上,五只美丽的蝙蝠正团团地围着大红的福字,它们真的都回来了。猫咪在窗台上看着我,仿佛在说:妈妈,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一听吧。小朋友,我这梦里的童话,你们听懂了吗?珍爱生命,是福!”

2月3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最新创作的朗诵剧《唤“福”——梦中童话》。该剧以一只“五福临门”窗花上的蝙蝠为主人公,讲述它想要离去和留下来的理由;还通过蝙蝠和小果子狸、大雁妈妈、猫的对话,告诫人们要敬畏自然,珍重生命。

《唤“福”》的推出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惊喜。很多家长没想到,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剧院关门、演出取消的情况下,孩子们依然能够欣赏到这么优质的作品。有家长带着孩子听了好几遍,深受感动,称赞该剧“视角多维,诗情浓郁,直抵人心”。

作品能受到认可和喜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唤“福”》编剧冯俐及其他主创人员,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为了创作这部特殊的作品,他们跨越南北地域,历经50小时打磨和排演,最终以朗诵剧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部剧没有服装道具,全凭声音来完成这样一组生动鲜明的形象塑造。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他们需要形象而不仅仅是道理,更需要从艰难中汲取改变未来的力量。”冯俐说。她表示,通过这部作品最想告诉孩子们要敬畏自然、珍爱生命。

名家名角,集结抗疫

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样,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鼓劲加油,传递爱与希望,成为各艺术院团在疫情时期的“新常态”。

“我看不见你温柔的面孔,却看得见你美丽的眼睛。”——2月2日,中国国家大剧院经过连夜筹备、线上排演,为大家带来了合唱作品《天使的身影》。合唱由著名作曲家张千一作曲,应急总医院医生、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战役的袁英作词,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歌唱家演唱。这首歌曲一上线,便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当人们看到歌唱家戴着口罩,站在没有观众的音乐厅里为医护人员动情歌唱时,无不动容。

在居民楼楼道,一位戴着口罩的男子手拉行李箱,已到家门口却不进入,缓缓起舞——2月5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舞蹈团推出实景舞蹈《武汉·我的家》。作品中,舞蹈演员身穿便装,在各自家中以舞蹈语言演绎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解放军指战员、志愿者等多个群体。作为身处武汉的文艺团体,他们以特殊的方式表达爱、传递爱,受到网友点赞。

“什么灾呀难呀,就是天塌下来也能撑得住,压不垮!”——2月6日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2003年创作的话剧《北街南院》完整上线。该剧讲述了北京非典隔离时期一个现代四合院中的故事,云集了朱旭、吕中、杨立新、夏立言、龚丽君、濮存昕等人艺优秀演员。“看江山历劫难从容淡定,从来是炎黄子孙笑春风”—— 2月8日,北京京剧院在微信公号上推出京歌《战疫情》,由谭门第六代传人、著名表演艺术家谭孝曾,奚派老生张建峰、梅派青衣窦晓璇、老旦演员翟墨联袂演唱……

“作为京剧人和文艺工作者,虽不能披挂上阵冲到一线,但我们有责任、有使命,用我们的歌喉、心力和激情,以艺术为载体和武器,把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概抒发出来。”正如京剧演员翟墨所言,连日来,全国各大艺术院团的艺术家纷纷以音乐、朗诵、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积极创作,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各行各业人们送上敬意与祝福。

线上剧院,精彩依然

在积极创作抗疫作品的同时,为满足疫情期间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各大院团创新形式,开启线上剧院、线上课堂等活动,持续不断地为广大民众送上丰富可口的精神食粮。

例如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在线收听栏目“耳朵也爱儿童剧”,将经典儿童剧“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系列剧改编成“听故事、学成语”音频;推出“经典剧目赏析”,由优秀主创和演员带领小朋友观剧、赏剧,在观赏剧目片段的同时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艺术创作;推出“中国儿艺艺术课堂”,由戏剧工作者教授戏剧知识,做互动游戏等。

国家大剧院在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网站上推送1000多场高清演出实况、2700多张中外音乐唱片、4000多段幕后花絮及精彩瞬间、300多部珍贵的音乐纪录片。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歌剧《长征》、“歌剧之王”多明戈演出、文华大奖舞剧《天路》、“弓弦盛宴”小提琴名家荟萃音乐会等以往需要抢票才能看到的热门演出,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线上大剧院”的丰富体验。

从2月10日起,湖北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携手战‘疫’宅家看剧”栏目,为民众推送全国百余个专业艺术院团的经典舞台艺术剧目,涵盖话剧、音乐剧、歌剧、舞剧、戏曲、儿童剧、杂技等。目前已推送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雷雨》《信仰》《让喜剧‘灰’一会儿》、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原野》、天津评剧院《回杯记》、苏州昆剧院《痴梦》等优秀剧目。

为向全国人民展示更多优秀舞台艺术精品,文旅部在门户网站和“学习强国”平台同步推出“在线剧院”专栏。首批剧目包括话剧《谷文昌》《柳青》、秦腔《王贵与李香香》、豫剧《重渡沟》、苏剧《国鼎魂》、河北梆子《李保国》、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天路》等10部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太给力了!”“点赞!这下可以大饱眼福了!”“有了这些在家不闷了,可以好好享受文化大餐了。”在文旅部微信公众号下,网友们纷纷给予好评。据了解,“在线剧院”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话剧《麻醉师》、京剧《红军故事》、沪剧《敦煌女儿》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剧目。此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举办了各类艺术工程项目,入选的部分精品剧目也将上线。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决胜法庭》:公平正义的“守门人”群像
下一篇: 贾樟柯:用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呈现中国叙事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