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部位的加工,需火上烘烤,待其冷却后方可成型。连接部位打孔开槽,组装时榫卯紧密结合,其后嵌入竹钉固定,确保结构稳定……”近日,咸安区纪委监委以竹板凳为主题制作的《小小竹板凳 通达大事理》廉洁文化微视频,在咸安区各新媒体平台、户外公共媒体播放,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纷纷点赞驻足观看。
咸安区被称为“楠竹之乡”,楠竹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历史悠久,咸安竹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咸安竹艺,该区还有咸安生牲川青砖茶制作技艺、中医诊疗法、打铁技艺等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62个。
近年来,咸安区纪委监委以非遗为“小切口”,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将廉洁因子、廉洁元素与传统手艺有机融合,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廉洁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发展,让廉洁文化更接地气、更富感染力。
该区立足桂花之乡、茶叶之乡、楠竹之乡等特色地域文化,用好用活非遗文化资源,把非遗载体与廉洁文化有机融合,灵活运用微视频、戏剧、剪纸、书画作品等文艺创作形式,打造可听、可观、可感的非遗主题文化作品。截至目前,该区精心组织拍摄廉政小戏《钱瑛和她的亲人们》、廉洁文化微视频《茶养廉》《小小竹板凳 通达大事理》《千锤锻己 铸魂惟坚》等非遗文化作品20余件。
“太神奇了!”“真是一堂生动的非遗传承课。”近日,温泉街道万年路社区活动室内墨香四溢、欢笑连连,一场独具特色的“非遗技艺体验”文化课堂在此热闹开展。青年志愿者们将传统丝网印刷技艺与廉洁书法巧妙结合,精心设计了一张张适合青少年的廉洁字帖作品。该区充分调动宣传、文旅等职能部门和民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力量,依托区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阵地,结合本地民歌展演活动、非遗日活动、文化旅游节、社区文化节等活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展馆、进景区等活动,进一步扩大非遗廉洁文化宣传窗口,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欣赏非遗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加强监督推动和分类指导,深挖本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中的廉洁因子,积极打造或升级汀泗古街、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钱瑛同志生平事迹展等廉洁文化街巷、点位、展馆,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打造清廉咸安建设研学精品路线,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与文旅发展、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深做实‘非遗+廉洁’融合文章,让非遗技艺与廉洁文化在相互渗透、交相辉映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廉洁文化更加接地气、润人心。”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 陈琳)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绷紧年轻干部“纪律弦”
26日,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河,几名工人正冒着酷暑清理水草和垃圾。 据了解,洪水退去,汀泗河水域水草疯长,杂物漂移,...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金志兵报道:22日,咸安区城乡管理执法局联合教育、卫生、工商、环卫等...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报道:昨日,咸安区召开2015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各乡镇办场、区直单位和相...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樊萌、贺国华报道:“今天收到了3笔来自陕西和江苏的订单,累计订购丹桂...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报道:4日,记者从咸安区“两会”获悉,该区今年将坚持绿色引领,强化创...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通讯员严运玲报道:5日,记者从咸安区获悉: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该区经...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黄海平报道:经过前期调查取证,13日,咸安区畜牧局执法人员依法取缔双溪...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李哲、陈雪飞报道:春暖花开好时节。21日,咸安区百里油菜花节活动拉开序幕...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甘青、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周军报道:昨日,咸安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呈现出一派火热繁忙景象。 天...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张春华报道:“目前水库的水位没有超过警戒线……”25日,在咸安区水利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