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7月18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北海道大学主导的科研团队近日在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发表成果称,他们测定了构成小行星“龙宫”原材料物质的形成时间。这一发现有望为探索太阳系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历程提供重要线索。
北海道大学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17日联合发布新闻公报说,研究团队首次成功测定,构成“龙宫”的原材料物质形成于距今约45亿6730万年前,也就是太阳系诞生后不久。
公报说,研究天体的原材料物质,也就是构成它们的最早期固体物质,可为探索天体起源提供重要线索。此前对“隼鸟2”号探测器从“龙宫”带回样本的初期分析结果显示,“龙宫”主要由约40摄氏度的低温水溶液生成的矿物组成,这些矿物形成于约45亿6200万年前。但这些矿物属于冰融化产生的水溶液与最早期固体物质反应后的次生产物,其形成年代并非“龙宫”原材料物质的形成年代。
本次研究借助北海道大学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龙宫”样本,发现其中存在早期太阳系约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区域形成的富钙铝包体。矿物学观测表明,这些富钙铝包体是“龙宫”原材料物质的残留。科研人员又借助北海道大学的同位素显微镜对这些富钙铝包体进行了铝-镁放射性年代测定,判定它们形成于约45亿6730万年前。
研究还发现,“龙宫”岩石样本和与其类似的伊武纳型碳质球粒陨石中包含的富钙铝包体尺寸普遍在0.1毫米以下,而其他碳质陨石中的富钙铝包体尺寸相对较大。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差异与早期太阳系固体物质的输送过程相关,由此推测“龙宫”可能是形成于太阳系远离太阳区域的一种特殊天体。
科研团队表示,这一发现为理解太阳系的起源与行星形成提供了珍贵资料,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发展。
编辑:但堂丹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琥珀及其他来自陆地、被运至开放水域的沉积物,对于调查海啸等古代大型破坏性事件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该项目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尚未确定是否商业化,技术研发目标是到2029年实现亚轨道发射能力。
咸宁网讯记者王恬、通讯员彭洪报道:8月25日,团市委联合市生态环境局、深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团支部,组织百余名青少年开展“...
7月4日、31日,夜空将上演两次月球遮掩室女座最亮恒星——角宿一的奇妙天象。
7月初,一个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在穿过木星轨道时被发现,引起全球天文学家和爱好者们的高度关注。
28日傍晚,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西北方低空上演。观赏之余,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下这幕美景,留作纪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危重症,致死致残率高。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南沙站)传来重大喜讯——科研人员在三沙市某岛礁发现一处绿海龟产...
位于咸安区巨宁大道的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厂区内,有一座高高的试验台。
6月15日,赤壁高新区武汉高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切割机对太阳能光伏膜进行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