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没有闯不过的难关”(人民论坛)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5-03-06 08:33

  3月5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甫一公布,便吸引全球目光。

  “顺利达成GDP增长目标”,英国《卫报》这样报道。“中国堪称混乱世界中的稳定‘灯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价。通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外媒纷纷看多中国经济、看好中国发展。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成就非凡,值得自豪。从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到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再到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2.7%……沉甸甸的实绩背后,是对一道道沟沟坎坎的跨越。

  知难不畏难,昂扬精气神,攻坚克难是最好的前行姿态。

  从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到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惊艳亮相,再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如果没有向着最难处攻关的韧劲,何谈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奋斗是迎难而上的最强力量。

  去年9月,面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宏观调控“一次里程碑式出手”,存量政策有效落实,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全年目标顺利实现。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聚力攻坚,我国发展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不畏难、不服输、不信邪,我们有坚实底气。

  犹记得,钱学森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李四光说:“我就不信,油,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

  看今朝,春晚舞台上人机协同表演秧歌舞,机器人游刃有余地操纵手绢,工程师说“这个动作全世界没有谁能做到,只有中国人可以”。

  面对无所不用其极的围堵、打压,攻克“卡脖子”难不难?外在的压力,反而坚定了意志、激发了潜力。我们蓄积起不屈的力量,迎来创新的“井喷”。

  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10910米——在“死亡之海”,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创下亚洲纪录。

  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再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正在打开一片新天地。

  在中华传统文化语境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正是因为它们面对风霜雨雪而无惧、历经数九寒冬而不凋,兼具外在的坚韧和内蕴的顽强。这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更包含着中国发展的精神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信心在当下,在未来。近期,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外资机构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尤其是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的估值,集体做多中国“科技红利”。“崩溃论”“见顶论”,又一次崩溃、错判,“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在中华民族的词典中,“图强”二字熠熠生辉,早已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把困难甩在身后,让信心激荡于胸,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终将让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一定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6日 02 版)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汇聚奋进力量 谱写时代华章
下一篇: 打头阵 勇争先 走在前 作示范(我和总书记面对面)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