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在大丰野鹿荡拍摄的麋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新华社南京9月24日电(记者郑生竹、陆华东)记者24日从在江苏盐城召开的2025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获悉,栖息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从1986年引进时的39头增至8500余头。
如今,这个保护区已成为世界最大麋鹿基因库,麋鹿繁殖率、存活率及年递增率均居世界首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物种引进指南》中写道:“麋鹿是全世界138个物种重引入项目中最成功的15个之一。”
俗称“四不像”的麋鹿曾在中华大地生活上百万年,是中国特有物种,对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和营养功能完整具有重要价值。后因人类捕杀、栖息地破坏等原因,麋鹿种群逐渐稀少。至清末,仅存于北京南海子皇家鹿苑的数十头麋鹿因战乱流散到海外。
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从英国动物园和公园中挑选了39头麋鹿赠送给盐城大丰保护、繁育。
1987年首次繁殖、1992年种群破百、2006年种群破千……经过当地政府、保护区的持续坚守与精心呵护,大丰麋鹿种群数量持续刷新纪录。
这是2024年10月28日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麋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盐城大丰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抵住开发“诱惑”、给麋鹿保留原生态的成长环境极具挑战性。随着中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生态环保的人力、物力投入,大丰麋鹿种群加速复壮,保护麋鹿已成全民共识。
英国乌邦寺庄园曾是麋鹿在海外的栖息地之一。“祝贺中国所有参与麋鹿保护的团队,你们共同缔造了麋鹿重生的伟大奇迹。”庄园十五世贝福特公爵受访时说,他父亲一直希望麋鹿能重返中国。
麋鹿种群扩张也带来了环境超载、部分植被退化等“甜蜜烦恼”。为此,保护区已开展麋鹿迁地保护实验,向更多适合麋鹿生长的地方播撒生物多样性的“种子”。
“希望更多民众成为‘守鹿人’。”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刘彬说,尽管局部种群密度上升,但麋鹿整体仍属于濒危物种,保护区将持续为麋鹿种群复壮创造良好条件。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将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下一篇:
工信部“十五五”时期将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徐元红报道:近日,一只凤头䴙䴘幼鸟在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安家了。凤头䴙䴘为冬季候鸟,一般在长江...
经过医护人员仔细检查,确认白鹇没有受伤,将在救护中心留观一段时间后放生。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江开群通讯员张升明)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课题组科研人员,在长江中游干...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江开群、通讯员张升明报道: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课题组科研人员,在长江中...
2024年,武汉水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劣Ⅴ类湖泊连续4年保持“清零”。
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坚决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珍稀精灵”在赤壁的...
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坚决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这些“珍稀精灵”能...
6月19日,通山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船埠村就业车间,当地农户李秀云正在赶制口罩。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摄。
九管委安排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迅速实地查看并拿出防治方案,对古树进行救治,将白蚁一...
近年来,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强巡护监测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措施,工作人员还对区域内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细致调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