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9月25日电(记者胡拿云)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于24日17时前后在阳江海陵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预计,“桦加沙”将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此前被称为“风王”的“桦加沙”,为何在登陆前明显“转向”“刹车”,由最大风力17级降至14级?
9月24日,随着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强度逐渐减弱并远离深圳,在深圳南山区一家刚开门的临街店铺,一名工作人员拆掉玻璃上的胶带。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国杰说,由于“桦加沙”体型庞大,维持其强度需要充足的能量支撑。但从24日早晨起,台风在广东近岸移动超过10小时,陆地摩擦作用大量消耗其能量;同时,近海海水深度较浅,无法为台风提供足够的能量补充,导致其强度显著减弱。此外,当“桦加沙”到达珠江口时,与副热带高压最为接近,同时叠加北方有弱冷空气南下,两者合力会将“桦加沙”向南压,使得其移动方向转为偏西,进而沿着广东中西部海岸线“转向”移动。
尽管“桦加沙”强度有所减弱,但在其庞大环流影响下,23日夜间至24日,广东南部沿海市县及海面出现14至17级大风。其中,江门上川岛国家气象站录得最大阵风65.1米/秒,打破了广东省国家级气象站尘封已久的最大阵风纪录。
9月24日,随着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强度逐渐减弱并远离深圳,环卫工人在深南大道清理倒伏的树木。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台风季节来临,气象图上移动的“风圈”牵动人心。
何处登陆?路径是否突变?风力有多强?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背后是一场融合超级计算、卫星遥感与专家智慧的精密“追风”行动。
预测台风路径的核心手段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依托超级计算机,基于流体力学与热力学方程,模型可计算每个网格点上气压、温度、湿度、风速等要素随时间的变化,其核心目标在于捕捉那只无形的“风之手”——引导气流,尤其是副热带高压的形态变化。
“我们利用无人机探空数据,同步应用在广东区域模式的同化试验中,改进了超过72小时的较长预报台风路径时效、降水的精细化预报效果。”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周芯玉说。
此外,经验丰富的气象预报员在台风预测中同样不可或缺。他们通过对比多模型预报结果、分析一致性,并结合最新观测数据,判断初始场准确性及台风实际结构,不断优化预报结论。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气象预报向更精准、智能的方向发展。深圳市气象局依托盘古大模型,升级打造“智霁”预报系统,通过引入多种天气扰动因子,生成集合预报产品。在2024年台风“摩羯”预报中,“智霁”模型提供了更精细、误差更小的路径与影响范围预测,为防灾部署提供了关键支撑。
台风路径预测不断进步,是数据、模型与人类智慧交织的成果。从太空卫星的俯瞰,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再到预报员的精准研判,共同织就了一张日益精密的监测预警网络。尽管“天有不测风云”,但科技的进步正不断缩小预测误差,为防灾减灾争取更宝贵的窗口期。科学方法与大数据应用,已成为抵御台风灾害坚实的“生命之盾”。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家用净水器市场调查
下一篇:
守护“盘中餐”!又一批食品安全新国标亮相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中暑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气象专家提醒,本周我市晴热高温天气持续,开启“高温周”,最高气温或连续维持在37℃以上,局部达39℃以上,天气炎热,大家...
咸宁网讯(记者吴青朋 通讯员尹航)新的一周开启,本周前期我市有强降水,而到了中后期晴天和高温将纷纷上线,最高气温达37℃。
11日8时,南海热带低压已加强为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正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转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并向...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来了↓↓↓明天高温范围最大河南94条高温预警生效中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昨天黄淮、江...
7月28日,根据北京市红十字会上报的暴雨洪涝灾情和需求,与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协调,总会启动特殊响应,向北京灾区紧急调拨赈济...
7月13日下午, ,根据市水文局实时水情监视及预报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洪峰已通过咸宁江段。市防指强调,虽然洪峰已过咸宁江段...
咸宁网讯记者镇强、通讯员戴建伟报道:昨日,市气象台发布一周天气预报:我市将于21日正式告别梅雨季,并即将迎来一波晴好天...
咸宁网讯(记者吴青朋 实习生龙婷 通讯员戴建伟)昨日,根据市气象台预报,预计未来三天天气晴好,我市气温较高,最高温升...
“湖北今年入梅较常年偏晚,梅雨期雨量较常年偏少,预计偏少一至两成。防范强对流天气可能对交通航运、农业生产、建筑施工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