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8月19日电 (王利文 杨勇)在19日于成都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德阳专场发布会上,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与民生温度成为焦点,三星堆文创爆款、中江挂面村蜕变、扎染工艺传承等案例引发关注。
2025年2月,四川德阳,图为精心绘制绵竹年画。王平 摄
三星堆文旅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智鸣详解了文物“网红基因”的转化路径。他认为,三星堆文创持续引爆市场的核心,在于将“严肃”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实用需求、情感共鸣与社交价值结合。“青铜着裙立人像变身健身达人、纵目面具教你‘放长远目光’,让文物贴近生活。”
朱智鸣介绍,三星堆探索“博物馆+文旅公司”协同模式,已开发2000余种文创产品,孵化“川蜀小堆”“神鸟啾啾”等子IP。其中,“神鸟啾啾”从试水产品成长为爆款“青铜啾啾”,系列产品单日平均销售500只以上,全网累计超30万只;跨界合作方面,与游戏《原神》联名累计曝光量超15亿次,年授权收入超千万元,让文化IP在流动中焕发活力。
图为德阳市民喂鸟。郭涛 摄
德阳市中江县挂面村的蜕变则是乡村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中江县挂面村管委会运营部部长赵文达用“三个跨越”概括其发展:从2020年“特色产业不突出、集体收益不明显、发展路径不明确”,到2023年解锁“非遗、农耕、生态”三把钥匙,如今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
“2025年,挂面村举办‘千年一面中江见面’系列活动,接待游客90余万人次。”赵文达表示,成功源于三点:田园景观满足都市人气向往;中江手工挂面技艺融入旅游全流程;距成都、德阳、绵阳均在1小时左右车程,破解周末出游痛点。
德阳市旌阳区染云山房扎染生活馆主理人胡榕则分享了非遗传承的“德阳土壤”。她的作品《三星堆表情》《凝视》先后入展国际展会,后者吸引数万名中外观众。“德阳非遗‘抱团发展’,政府搭建平台,每年‘三进’活动吸引超万人体验,‘寻根问祖’文化活动让华裔留学生感受魅力。”胡榕说,从100平方米小院到近千平方米集合店,去年其非遗文创销售额达200多万元,“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学习,这是最好的回馈”。
从博物馆里的“面具冰淇淋”到乡村的“银丝挂面”,从扎染工坊的蓝白纹样到三星堆的青铜光泽,德阳文旅融合正以多元实践,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让游客感受“刚柔相济”的城市魅力。(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一抔黄河沙深藏“祛病密码” 古老沙疗变“热”门诊
下一篇:
中国考古团队将赴埃及孟菲斯地区开展中埃联合考古发掘
咸宁网讯记者 姜明助、谭宏宇报道:9月4日上午,成都金源鸿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总部暨咸宁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温泉...
自7月16日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以来, “2023成都双年展”就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而成都大运会的“加持”,更是让这一展览人气爆...
新华社成都8月7日电(记者王君宝马思嘉陈地)7日,成都世运会举行开幕式,场地依托城市中轴线旁“天府之檐”搭设观众席,中心...
, 2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9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279列。
中国代表团的321名运动员将参加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比赛,是我国自1981年参加世运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软...
6日,搭乘中老国际班列回程农产品专列的两个进口榴莲集装箱到达成都国际铁路港冷链物流基地,随后通过冷链车队分别发往粤、浙...
“希望运动员与教练、家人和朋友共享胜利的喜悦,致敬每一份汗水背后的支持,让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能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友谊与温情。
至此,世运会自由潜水的比赛结束。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诉精英》主创团队坚守人民立场,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正能量文化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润...
风级歌0级烟柱直冲天, 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 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 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 7级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