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9月23日电(记者邓浩然)时近中秋佳节,一场连绵的秋雨,让吕梁山增添了一丝凉意。在隰县玉露香梨种植基地,层层叠叠的梯田梨园里,沉甸甸的梨子压满枝头。
与微凉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果农们顶风冒雨采摘销售玉露香梨的火热场面。采摘、分拣、包装,一辆辆货运卡车等待着将这份“黄土高原的甜蜜”送往全国各地。
还未走进果园,就听到响亮的歌声。“家住在山西隰县习礼村,今日里务梨才过上个好光景。最好的品种就是玉露香,父老乡亲快快行动,玉露香是咱农户的大呀嘛大财神,玉露香是咱农户的聚呀嘛聚宝盆……”唱歌的老汉名叫闫云海,年近八旬,已经和梨打了40多年交道。
玉露香梨是20世纪70年代原山西省果树研究所用新疆库尔勒香梨为母本,以河北大雪花梨为父本,培育出的一个杂交梨新品种,具有可食率高、含糖量高的特点,广受市场好评。
“从酥梨、雪花梨、晋蜜梨,再到玉露香梨,我们总算是找到了适合本地的好品种。”老闫咬了一口玉露香梨,汁水顺着下巴直流淌。
2004年,还在担任村支书的闫云海,发现了玉露香梨的巨大潜力,狠下心砍掉了多年稳产的老梨树,嫁接上玉露香梨。等到玉露香梨收获的时候,一公斤玉露香梨在地头就可以卖到七八块钱,轰动一时,村民们也纷纷效仿起来。从此,好品种在适合生长的土地上彻底扎了根。
年纪渐长,已经离开种植一线的闫云海,把将玉露香梨发扬光大的使命,交付给了儿孙。
还是那片梨园,儿子闫锁保走上了一条新路子。使用喷雾机、无人机作业,梨树成活率高起来了,梨子的产量和质量更稳定。
孙子闫凯旋大学毕业后回到了隰县,入驻电商平台、直播带货、高标准仓储……一系列动作让“互联网+”与玉露香梨紧密结合。一颗小小的梨子里,看到了时代的发展进步。
隰县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连绵,丘陵起伏,是农业农村部划定的黄土高原梨果优势产业区,当地梨树栽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
玉露香梨让隰县这个传统产梨大县,焕发了新活力。
今天的隰县,梨果面积达到38万亩,其中玉露香梨23万亩,规模产量居全国第一,品牌价值近90亿元。
在隰县,80%的农民从事梨果产业,8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梨果产业,80%的脱贫群众依靠梨果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超过1万元,玉露香梨真正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走出果园,科技正在助力玉露香梨产业走上“国际范”的道路。
在隰县的隰州野里垣土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超级工厂里,一条可以自动检测玉露香梨的果型、重量、糖度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忙碌着,每天有10万斤玉露香梨经过这条生产线,清楚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而在不远处的隰县玉露香梨国际贸易中心里,一条占地25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的双通道生产线将在今年10月投入使用,从这条生产线加工过的玉露香梨将专供海外市场。
“我们去年销往海外市场的玉露香梨超过500万斤,从2020年开始,隰县玉露香梨的年出口总量逐年递增20%以上。”隰州野里垣土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州说。
新华社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海外华媒打卡武汉两江游览 感受长江夜游魅力
下一篇:
浙江一渔船触礁 海警成功救援10名船员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 通讯员镇静 胡星)“通城的山水,钟灵毓秀。据悉,通城县邮政分公司借助邮乐网直播平台、客户、人员...
据退役军人、东莞“桂乡咸宁嘉鱼体验馆”创办人杜开平介绍,该馆创建于2022年,是广东第一家嘉鱼体验馆,经营的嘉鱼麻糖、腊...
咸宁网讯记者周莹报道:13日,市总工会发文通知, “咸宁e购”被推荐为全市8家消费扶贫购物平台之一。咸宁e购负责人表示,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卢效金秋时节,通城县马港镇何婆桥村7组,一垅垅稻谷染上了点点金黄,鱼塘泛起层层波纹,牛羊叫...
咸宁网讯记者周莹报道:12月25日,咸宁日报旗下的“咸宁e购”,被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咸宁市消费扶贫专平台”奖牌...
经过前期摸底、自媒体宣传、初级农产品销售等阶段,该中心已开始紧锣密鼓扩大规模,一幢投资50万元的农产品仓库正在建设,...
日前,游客在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购买土特产品。
咸宁网讯通讯员何京报道:近日,通城县黄袍山驿站农特产品交易中心线下超市正式开业。通过充分挖掘当地含有微量硒元素的黑土...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特约记者李星、通讯员曹闻加、实习生刘江萍报道:“李女士,您预订的80枚土鸡蛋已收集完毕,下午将送货...
咸宁网讯记者王莉敏、通讯员杨在辉报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返乡探亲时,许多游客选择就近到乡村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