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企业快讯 >> 正文

膏传民族魂,马明仁膏药创新非遗传播方式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7-28 10:30

在当今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宏大叙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2025年7月,一场别开生面的“滇缅公路非遗行”活动在西安金地未来城正式启动。这项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绪斌发起的活动,将传统医药技艺与红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开创了非遗保护的新模式。

以历史为轴:非遗与红色文化的跨时空对话

作为源自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传统中医药瑰宝,马明仁膏药历经六代传承,其制作技艺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次活动选择滇缅公路——这条被誉为“抗战生命线”的历史通道作为载体,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非遗技艺当代价值的重新诠释。车队从西安出发前往昆明,重走滇缅公路后返回昆明,再经贵阳、长沙、南昌、武汉、安康等城市返回西安,全程5498公里,通过义诊服务、文化体验和新媒体传播等方式,实现了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

服务为民:将非遗价值融入生活肌理

此次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是将非遗保护与惠民服务相结合。马明仁膏药团队沿途在16个地级市、自治州设立义诊点,开展免费公益义诊,为当地百姓送去健康关怀。马明仁膏药的医护人员为各地群众提供包括询问病症、贴敷膏药、养生保健指导等在内的诊疗服务。这种“非遗+公益”的模式,让传统医药技艺真正走进了百姓生活,体现了“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制药古训。

文旅融合:非遗传播的场景创新

除了义诊服务,活动还注重文化体验与交流。志愿者们在行进过程中参观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深入了解各城市在滇缅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与贡献。同时,他们还学习体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特色手工艺制作等,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融合。在韶山,志愿者们参观毛泽东故居;在大理,他们环洱海进行车队宣传。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让非遗传承不再局限于技艺本身,而是拓展为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团队专门安排18:00-20:00的直播时段,避开流量高峰,精准触达目标受众。这种数字化传播方式,大大拓展了非遗传承的受众范围。在武汉黄鹤楼等著名景点的直播义诊,更是将文旅融合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从西安到昆明,从瑞丽到临沧,马明仁膏药这场为期16天的非遗之旅,不仅是对一项传统医药技艺的展示,更是对非遗保护理念的创新实践。它证明,非遗传承不能停留在静态保护的层面,而在于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共振、与大众相连的实践中。当传统技艺与红色记忆相遇,当滇缅公路的车辙印与非遗膏药的药香交织,一条属于非遗技艺的当代传承之路,正清晰铺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rwzh2

上一篇: 尚普咨询集团市场地位声明:惠丰优牧,嚼酸奶全国销量第一
下一篇: 铁路计次票,串联云南多美景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