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畴县强化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在国有坪寨林场着力打造“石漠扎根建林场·党建引领护青山”党建品牌,在生态保护、队伍建设、林下经济等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擦亮西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高地名片,实现“党建红”与“生态绿”的深度融合。
建强组织体系,凝聚护绿共识。夯实制度根基。完善“林长制”体系,形成“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工作格局。建场60余年以来,9任党支部书记接力带领60名党员干部扎根一线,不断夯实“党支部建在林区、党员包片管护”模式。同时,与林区乡镇党委建立联动机制,整合干部职工、护林员、网格员等组建联合巡护队,统筹协调护林防火、造林育苗、资源管护等事务。林区连续40年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林场党支部成为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堡垒。筑牢生态屏障。广泛组织林区、管护站、行政村党员,集中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其中,通过组建党员技术服务队,深入林区管护站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和服务,进一步推动生态修复。同时,动员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全县开展相关主题党日活动100余次,不断增厚“绿色家底”。2023年经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认定,增加80余种新物种和新记录物种,区域生态保护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从建场初期的30%提升至96%,成为西畴县重要生态屏障。
培育先锋队伍,激发绿色动能。激发担当精神。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依托“西畴精神”宣讲会及典型代表带头作用,以“每个职工都是林场英雄”的理念激发全员主人翁意识,在党员包片的基础上推行“1+N”指导服务机制,由1名党员负责多户林户,提供宣传引导、技术指导、生产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实现“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打造一支“政治硬、业务精、作风实”的护林队伍。提升业务素质。针对党员多数分散在林区管护站的实际,灵活安排党员学习活动形式,以“理论授课+实践锻炼”模式在林区开展“林间课堂”,通过场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推动以学促干,以干带学,进一步提升林区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以党建为纽带,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生态建设动能。2022年来,培训党员干部、职工90余人次。
盘活生态资源,实现绿色发展。创新经营机制。践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探索“生态保护+产业增收+盘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提质增效+林下经济”双轮驱动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产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林场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古树茶、八角等特色产业发展,助力500户茶农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通过科学抚育、集约经营等方式提升森林质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截至2023年底,林场累计实现经济收入2540.66万元,达到国家投资总额的6.25倍。加强联农带农。一方面,以“深、联、帮”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新建一批防火通道、林区道路、水电设施等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助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构建党组织引导、合作社组织、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联农带农机制,针对初期群众“不敢种、不会种”的难题,由党员先锋队、致富带头人、技术服务队三支队伍,辐射带动群众抱团发展、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西畴县委组织部、西畴县国有坪寨林场:西组轩)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rwzh2
上一篇:
下一篇:
麻爪爪鸡爪卤味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市场地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