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AR眼镜,穿梭千年时空,与木兰驰骋沙场;轻触交互屏幕,邂逅非遗技艺,用科技赋能文化。在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黄陂馆以“世界景区 中国木兰”为主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木兰文化这一千年IP开辟了新的传播路径,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科技搭桥,贯通古今文明。黄陂馆的成功,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之道。传统文化不能固步自封地唱“独角戏”,而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展馆通过AR/VR设备让参观者“亲历”木兰从军的壮阔场景,既能感受战场上“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气势磅礴,也能体会“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脉脉温情。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了传统文化展览的时空限制,让观众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深度互动中建立起与文化的深度情感连接。
体验赋能,引领深度参与。黄陂馆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元互动环节,显著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馆内设置的趣味投壶、集章打卡等互动项目,既有趣味性又富含文化内涵。参与者完成挑战后获得的定制“木兰礼袋”,不仅是一份纪念品,更是文化认同的载体。这种“科技+互动+奖励”的创新模式,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让文化传承变得温暖而有趣。
跨界创新,拓展传播疆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则需要勇于打破边界。黄陂馆的实践展现了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博览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可视电台”带领网友“云游”黄陂,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木兰有礼”系列文创产品、黄陂豆丝、巢蜜等特色产品,将文化传播与消费体验完美结合,既实现了经济效益,又提升了文化影响力,实现了文旅和经济的融合和共赢。
文化传承既要代代守护,更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要以现代科技激活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数字技术、沉浸体验与跨界融合,让沉淀于历史的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传播力、感染力和生命力。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提升文化自信、厚植民族精神根基的必然要求。让我们以科技为笔、文化为墨,在创新中传承,共同书写既尊重传统又面向未来的文明新篇章,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天河街道办事处 徐思慧)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编辑:rwzh2
上一篇:
【地评线】江上烟火见证城市文旅跃升
下一篇: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汇通达网络(9878.HK)连续6年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