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袁鑫获评“全国自强模范”,并作为湖北团代表上台领奖。
袁鑫是咸安区马桥镇严洲村六组人。3岁时,袁鑫跟着母亲去马桥河洗衣服,母亲走在前面,袁鑫跟在后面。突然,一辆农用货车疾驰而来,将袁鑫碾压在车底。 辗转三家医院救治五个月,最终以截肢右臂的方式,保住了袁鑫的性命。从小学到初中,袁鑫的成绩一直位居班级前三,到了高中稳居班级前十,并考取了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走进大学校园,新的困难接踵而至。报考计算机专业前,袁鑫连电脑都没摸过,更别说打字和写代码。不会打字,他就泡在图书馆机房,苦练3个月,敲字速度终于赶上了同学。为了顺利完成学业,袁鑫付出了几倍于常人的努力。大学本科期间,袁鑫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连续参加两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大四时,袁鑫成功保研,获得了硕博连读资格。
从本科到博士,袁鑫靠单手敲代码,参加了“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奖项70余项,并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2022年,袁鑫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023年9月博士毕业后,袁鑫入职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如今,袁鑫已是武汉科技大学的硕士生导师、软件2404班班主任。他执教首年即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8项,所带本科班级期末成绩通过率100%。在他的带动下,计算机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子。
在教学之余,袁鑫开设短视频账号“折翼袁老师”,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日常。他分享单手系鞋带的技巧,讲解人工智能的前沿知识,解答家长关于专业选择的困惑……
今年3月,一位父亲带着读初三的儿子,从山东东营千里迢迢来到武汉,只为见袁鑫一面。“他的孩子情况和我类似,因一场意外,只能靠右手生活。孩子马上中考,他请我给孩子打打气。”袁鑫说,眼下,高考在即,不少学生、家长给他留言,请教学校、专业选择等问题,他坚持在每周六晚上7点上线直播,为他们提供帮助。
袁鑫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他开展的“人工智能赋能盲文和手语信息化研究”课题,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科技助残。“借助智能手机和语音转换技术、人机智能对话等无障碍技术的帮助,让视障人士、听障人士也能在网上阅读、看视频,还能将手语‘翻译’成文字,帮助大家更好地交流。”提及助残课题,袁鑫眼里有光。
“能够参加这次表彰大会,真的非常激动,未来我将继续用自强故事感染青年学子。”采访中,袁鑫告诉本报记者,残疾人虽然不容易,但有社会各界的关爱,自身加强学习,自强进取,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未来,他也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科技助残,在智能研究开发上下功夫,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康复医疗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 庞赟)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人大代表舒艳 种养循环谋发展 扎根乡村促振兴
据悉,联智科技项目由福布斯中国创业精英榜30人、清华大学刘晓鹏博士主导,专注于工业设备智慧运维,该项目核心技术已被成功...
咸宁网讯记者汪俊东、通讯员田丽报道:10月28日,湖北科技学院百度云智教育人工智能实训中心正式授牌成立,标志着新形势下该...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 通讯员田丽)10月30日,咸宁市人工智能科技协会在湖北科技学院举办“2021年湖北科技学院趣味智能车科...
9月18日,在嘉鱼县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人工智能品种比较试验系统和果蔬栽培技术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察看基质栽培黄瓜的...
该馆的建设有利于为市民群众展示先进的前沿科技成果,让市民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激发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创新...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秉承“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宁”“引才在武汉,用才在咸宁”的离岸科创模式,竭诚为园区企业提供...
开学科普季通过本报“直播咸宁”平台现场直播,市科协、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观看,截至发稿时线上浏览量已达30万人次。
12月12日,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 2家人工智能研究院、14家人工智能知名企业签约入驻。
还提出,每年遴选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项目,按照项目总投入资金给予30%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
在湖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上见”团队,邀请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