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人物故事 >> 正文

嘉鱼95后新农人张文锋 在藕塘里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7-07 10:02

7月2日清晨5点,西梁湖畔北面的嘉鱼县新街镇三畈村笼罩在薄雾之中,30岁的张文锋已穿着防水裤蹚入齐腰深的藕塘。谁能想到,这个双手沾满淤泥的年轻人,曾是深圳写字楼里年薪数万元的外贸服饰公司经营主管。从都市精英到扎根乡土的新农人,张文锋用五年时间,在580亩藕田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也在不断探索中勾勒着现代农业的崭新蓝图。

离城返乡 初心点燃乡土热情

7月的嘉鱼县新街镇三畈村,蝉鸣阵阵,西梁湖畔的藕田里,张文锋半躬着身子,熟练地将手指探入水中,轻轻一旋,一根鲜嫩的藕带便破水而出。水珠顺着他黝黑的手臂滑落,溅起细小的涟漪,而他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是属于他的“战场”,也是承载着无数希望的土地。

时光回溯到2021年,彼时25岁的张文锋还是深圳一家外贸服装公司的经营主管。明亮的写字楼、不菲的年薪、便捷的都市生活,让同龄人羡慕不已。然而,春节返乡时,家乡土地抛荒的情形深深刺痛着他的心。在与村里农业带头人何雷的交谈中,张文锋得知村里年轻人大量外流,肥沃的水田长满杂草。而邻村通过现代农业实现每亩收入翻番的消息,更是让他辗转难眠。

“家乡有优质的水土资源,为什么不能发展特色农业?”张文锋心中的疑问愈发强烈。带着这样的思考,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令人艳羡的工作,返乡创业。而父亲的支持,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父亲深知家乡西梁湖畔水质肥沃,是种植藕带和莲藕的绝佳之地,而且优质藕带市场前景广阔,再加上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让这位父亲坚信儿子的选择。

就这样,张文锋揣着打工的积蓄、家里为他攒下的“老婆本”,又向银行贷款30余万元,成立了嘉鱼县锋池水池专业合作社,一头扎进了藕田,开启了新农人的探索之路。

扎根田野 实干凝聚发展力量

创业初期的艰辛远超张文锋的想象。从藕种的选择、种植技术的摸索,到市场销售渠道的开拓,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为了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他白天泡在藕田里观察生长情况,晚上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为了打开市场,他开着小货车,载着新鲜的藕带,一家家跑农贸市场、饭店推销。

“张老板,我来干活啦!”7月2日当天,原本的贫困户詹某远远看见张文锋,脸上便露出灿烂的笑容打起招呼。自加入合作社务工,詹某不仅每年除草、挖藕能挣2万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租金,彻底摆脱了贫困。在合作社,像詹某这样的固定务工人员有20多个,人均年增收2.5万元。张文锋用实际行动,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

平日里,张文锋时常跟乡亲们一起交流种植经验,深入探究莲藕不同生长时期肥料的配比,不同时期藕种的管理,产品的保鲜与冷链等,面对邻村种植户,张文锋也毫不藏私,主动分享种植技术,当得知他们销售遇阻时,甚至将自己的客户资源介绍给他们。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本事。”张文锋朴实的话语,凝聚起乡邻共同发展的力量。在他的带动下,三畈村周边15户农户加入莲藕种植产业,总面积超过1000亩,户均年纯收入达5、6万元。

然而,张文锋深知,目前的成绩只是起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让家乡的藕带更具竞争力,是他日夜思考的问题。

创新谋变 探索铺就梦想之路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藕塘上。张文锋蹲在田边,手里拿着刚挖出的藕带,眉头紧锁,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他的手机屏幕亮着,正与设计师沟通合作社品牌logo的设计方案。“我们的藕带品质这么好,得有个响亮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他说道。

目前,张文锋正处于品牌探索的初期阶段。他四处调研市场上成功的农产品品牌案例,与专业设计团队交流,希望打造一个既能体现家乡特色,又能吸引消费者的品牌。但在实际操作中,他面临着诸多难题:品牌定位如何精准把握?包装设计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品牌推广的资金从何而来?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一一破解。

在电商发展方面,张文锋同样在摸索中前行。他深知,互联网时代,电商是打开市场的重要渠道。为此,他报名参加电商培训课程,学习直播带货、店铺运营等知识。“虽然现在还不太熟练,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学习,一定能把我们的藕带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他充满信心地说。然而,组建专业的电商团队、解决物流保鲜等问题,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除了品牌和电商,张文锋还有着更大的规划——发展“藕塘+旅游”。他指着远处的堤岸,兴致勃勃地描绘着蓝图:“那边要建观景台,这边搞亲子挖藕区……”在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关于农产品深加工和三产融合的想法。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他正在备考农业经理人资格证,努力将现代农业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发展规划中。

从都市白领到新农人,张文锋用五年时间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虽然目前的探索之路充满未知和挑战,但他始终坚信,当青春与土地碰撞,当科技与农业结合,新农人一定能在希望的田野上创造出无限可能。就像西梁湖畔的莲藕,在淤泥中默默生长,终将绽放出最美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果实,而张文锋的乡村振兴梦想,也正在这片藕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记者 叶子 毛亚轩 通讯员 梁宁)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耿耿园丁意  拳拳育人心——记咸宁市第十四小学教师张亚清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