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聚焦报道十堰这座小山村:传承红军精神 聚力脱贫致富

来源:中国之声 时间:2023-07-05 10:03

原标题:江山壮丽我说长征丨一百二十口水窖的承诺

7月3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栏目,播出《江山壮丽我说长征|一百二十口水窖的承诺》。重点宣传了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传承和发扬红二十五军长征精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介绍了十八大、十九大党代表魏登殿克服艰难险阻为群众修水窖、谋“出路”的感人故事。

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区活动期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始终是斗争的前沿地和稳固的大后方。艰苦岁月里,红军许下承诺,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穷苦人民看到希望。如今,坎子山村的一百二十口水窖,兑现了这份诺言。

有红军,穷人就有希望

我是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有红军在,穷人总是有希望的。”

1935年1月19日,红二十五军主力进入湖北省郧西湖北口的大、小新川一带,中共鄂豫陕省委和军部驻小新川,成立了大、小新川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把没收的粮食和其他财产分给贫苦农民,镇压了恶霸地主,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鄂豫陕根据地宣告建立。

天再干,也能有水喝

由于坎子山村是喀斯特地貌,天干存不住水,村里没有水吃。老百姓就到10公里以外的泗峡口背水,很吃力。坎子山,有红军长征走过的路,水,承载着当年红军的承诺。

120口水窖,让村里告别吃水难、用水难

建水窖的过程中,大量沙子没法从山下背,魏登殿就和村民用磨来研磨石子做沙子,磨了2万多斤石子,建起了110口小水窖、10口大型水窖。魏登殿说,“如今天再干,这里都有水。全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

路再险,也会有“出路”

从前,坎子山村是个“五无”村,无路、无房、无水、无电、无地。

1975年,魏登殿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干起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48年。因为路不通,村民们种的东西卖出不去,需要的东西进不来,严重影响农户致富。“要想富先修路”,魏登殿多方筹措资金,带领群众在悬崖凿出5公里“绝壁天路”,从此坎子山村彻底结束几代人肩挑背驮的命运。

坎子山村海拔较高,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全村推广种植高山蔬菜,建起了高山蔬菜基地。坎子山村因地制宜,把中央的政策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实惠。

魏登殿说,“当年红军说人民要翻身解放,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要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耕牛。我们现在都有了。”

鸟瞰郧西县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公园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原馆长、研究馆员 吴世儒:

红军在敌后的斗争,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后,国民党纠集了56个团的兵力,对留在鄂豫皖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限期剿绝。在1935年的2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将分散在各地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由高敬亭任政委,统一领导鄂豫皖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重建后,红二十八军始终坚守在鄂豫皖苏区,在大别山的密林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建便衣队,在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下坚持斗争。正是军民团结一心,才能赢得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崇高荣誉。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大美黄冈 此心安处” 黄冈市“1+10”文旅宣传语矩阵发布
下一篇: 侠义襄阳之今日传承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